天天看點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作者:月明覓燕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

民國時期,平劇風靡全國,平劇演員也受到觀衆的廣泛追捧,隻要能成為名口角,金錢、名聲就會湧入。

一個王朝成名,随之而來的是社會階級的飛躍,社會身份的提高。

但對于梅蘭芳的徒弟顧正秋來說,唱歌帶來的名聲和收獲,最終被她抛棄了。

她曾跟随這位名師學藝術,早年成名,紅遍了整個民國,這一時期,追尋者不勝枚舉,就連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也向她求愛。

但她順應了内心的欲望,嫁給了一個無權無勢的團體,甚至為小,慢慢退出平劇界,願意當農夫的妻子。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盛裝打扮

顧正秋1928年出生于南京,原名丁蘭軒,她經曆了父親的早逝,與深愛她的祖母住在一起。

顧正秋生來就有着一副好嗓子,圓潤的音色優美,音高也不錯,也許是受了老奶奶的影響,顧正秋很小的希望能聽戲。

祖母家有一位老式的塗鴉師,經常把平劇的歌唱區放進去,顧正秋喜歡呆在塗鴉師面前,捏着喉嚨學着戲曲中的留聲機唱歌。

顧正秋當時雖然年輕,但并不知道唱的是什麼。但她的語氣很準确,模仿出來的歌聲也是輕輕轉過來聽的。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蔣經國

奶奶聽顧正秋自己學唱了一首小戲,一起笑,她覺得顧正秋可能唱歌有天賦,可以嘗試在這方面進行訓練。

1939年,11歲的顧正秋上了上海戲劇學校的正規班,開始接受專業的戲劇訓練。

顧正秋學習努力,洞察力也很高,對于老師教授的内容,她沒事,得到了很多老師的稱贊。

在學校學習了三五年後,顧正秋練習了紮實的基本功,廣泛學習了平劇幾個派系的演唱方法,并融入其中,終于有機會代表學校表演。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登上舞台現場表演

這次舞台演出,相當于顧正秋給平劇界一封推薦信,公開演出在舞台下,平劇大佬齊聚一堂,梅蘭芳也在其中。

而顧正秋并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在公開演出中演繹出非凡,一直被戲曲譽為名,而梅蘭芳在公開演出後也特意找到了她,表示願意接受她為弟子。

顧正秋自然是高興的,對當時在平劇界的梅蘭芳來說,在他家門下想崇拜的人數衆多。

顧正秋興奮地向梅蘭芳鞠躬緻謝,敬拜儀式結束後不久,顧正秋正式成為梅蘭芳弟子,跟着梅蘭芳學習正宗的梅拍歌唱。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梅蘭芳

顧正秋努力學習,梅蘭芳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很快明白了,很快她就雙手擡起來,一笑一笑被梅蘭芳影響,身上還有幾道梅蘭芳的影子。

顧正秋越來越受到平劇歌迷的關注,她最精湛的戲劇有:《寶蓮燈》、《四郎媽》、《紅馬》、《皇家紀念館》等,在劇場演出中,場地座無虛席。

後來,在20世紀40年代,由于大陸現狀的變化,顧正秋跟随劇隊到台灣演出。

台北劇場演出期間,台灣觀衆非常喜歡顧正秋,更有報紙直接将顧正球稱為"台灣梅蘭芳"。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生活照片

當時,大陸局勢并不穩定,顧正秋決定在台灣待長久發展,在台灣她很快收獲了一堆粉絲,有很多追求者。

在顧正秋的追求者中,有一個名聲可以說是最大的,他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蔣經國的家族勢力幾乎覆寫了整個台灣,蔣經國算是台灣的太子。

蔣介石經常去顧正秋的台北劇場給她演出,在顧正秋演出之前,劇場門口擺滿了蔣經國的花籃,演出結束後,蔣正國總是去背景和她說話。

平時蔣經國為美的幸福,經常尋找好東西給顧正秋、古畫、珠寶,或者精緻的點頭綠臉,總是到顧正秋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送去。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古正秋,在平劇中盛裝打扮

這些禮物堆滿了桌子,但顧正秋似乎并不想敞開心扉,蔣經國無與倫比的追求,似乎并沒有碰到她。

但她也不想反駁《蔣經國的面孔》,每次蔣經國來劇院看戲,她也會禮貌地接受,禮物也會收到,但不會對蔣經國的追求做出正面回應。

這時,蔣經國已經有了一個家庭,他的妻子是蔣芳亮,為了生孩子,相輔相成多年。此外,蔣慶國與張雅茹有過戀愛關系,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顧正秋,考慮到蔣介石地位的特殊性,擔心和他在一起會導緻很多事件,蔣介石的性格不是她所欽佩的那種。

她沒有同意蔣介石的追求,當然她不敢拒絕得太清楚,畢竟她在台灣,和蔣介石的家人相比,人們說話輕聲細語。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蔣經國的家人

不久,她遇到了時任台灣财務部部長的任顯群,後者也去台北劇院觀看顧正秋的表演。

可以說是一見鐘情,經常有顧正秋出去吃飯,他是一個細心體貼的人,總是在日常的小細節上關心顧正秋,讓顧正秋感到溫暖。

顧正秋與任賢群深入交流,感覺自己是一個風趣幽默、健談,同時又細心體貼的人。

但任賢集團也已經有了家庭房,還通知顧正秋,原本顧正秋心裡猶豫不決,但最後在任賢群的攻勢下,他們還是走到了一起。

顧正秋拒絕讓權勢太子姜景國和任賢群走到一起,這讓她身邊的朋友覺得難以了解,更何況任行群也已經有了家庭房。

顧正秋後來在回憶錄中說:"我不是第一次來,但見到他後被他幽默的談話、直率的性格所吸引。"

"當我和他相處融為一體時,我感到很開心,我們終于克服了所有的困難,我們走到了一起,決定在一起。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任何組

顧正秋這句簡單的話,或許揭示了愛情最樸素的本質,兩個人終于能在一起,就是看對方的靈魂是否契合。

靈魂契合的關系往往持續時間最長,如果它們基于物質,名聲和獲得考慮,那麼當這些外部條件不穩定時,感情也會破裂。

顧正秋選擇了伴侶,她抛棄了外在的條件,她用一顆心去感受這個人的本質,以及人類靈魂的本質,能夠經受時間的洗滌和不斷。

不過,顧正秋和任先群在一起的過程,也是很曲折的,首先,任賢璇的妻子不願意和他解除婚約,是以顧正秋隻能做。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當時台灣,保留了民國初期的社會氣息,人們普遍可以接受一個男人的多重婚姻,是以顧正秋雖然心裡也不願意,但對任賢群也可以接受。

但任正也想盡量彌補顧正秋,他想給她一個美麗的婚禮。

但就在兩人準備婚禮的時候,任正非的老闆告訴任正非,他不能和顧正秋舉行婚禮,因為這不符合國民黨的内部紀律。

當時,國民黨進階官員暗中娶了三個老婆,四個老婆都很正常,是以任行群顯然不相信老闆不允許他做婚禮的原因。

他看著上司似乎也表現出困難,他明白,在他和古正秋在一起時,他已經知道蔣正國對古正秋的追求遭到了拒絕。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當時,雖然蔣慶國并沒有因為形象而找任行群的麻煩,但任行群知道,現在有了蔣家的勢力,很容易找到責怪他的理由。

任正群當時的同僚都在勸告他,有人建議他隻是躲在金屋裡,不要透露他與顧正秋的消息,這樣或許能保住他的事業。

但任賢群不願意再次冤枉顧正秋,他随後辭掉工作,離開了财務部,擺脫了顧正秋的顧忌,任賢集團為顧正秋做了一個熱鬧的婚禮,他想,就算是名字,也應該給顧正秋起名字。

婚後,兩人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任賢群在一個生意上找了個新職位,但很快,壞消息就傳來了在這個小家庭裡。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與任先群婚紗照

任行群因窩藏間諜罪被捕入獄,沒等任行群認罪,案件盡快結案,任顯集團最終被判處七年徒刑。

這是兩年前的一個老案子,大概任顯群曾經接到朋友突然被認定為黑幫間諜,但可笑的是,這個土匪間諜最終隻被判了一年徒刑。

目光清醒的人可以把這看成是被冒犯、陷害、牽連的突出群體,到底誰要陷害任集團呢?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答案不言而喻,對于蔣經國來說,他甚至願意顧正秋和原來的妻子離婚,但她還是拒絕嫁給一位财務總監,這無疑是在打他的臉。

對于顧正秋來說,現實無疑是那麼殘酷,她新婚的丈夫突然入獄,判處長達七年徒刑,親密的朋友和親戚都在催促她離開任賢集團,嫁給其他人。

然而,顧正秋拒絕解除與任賢群的婚約,她卻留在了自己兩個小家裡,等待任行群出獄。

她甚至拒絕回到舞台上,目前劇院老闆來找她時,她轉推道:"當我的丈夫還在監獄裡時,我怎麼能再唱歌呢?""

其實任行群入獄,他的财産被沒收,這次顧正秋無疑是最需要收入的,而且她最擅長唱歌,她正處于事業的巅峰。

但她還是選擇淡出舞台,其實是為了害怕蔣經國的進一步報複。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皮克托

顧正秋雖然靠唱名利,但名利在面對絕對權力時,也顯得那麼軟弱,顧正秋無法猜測蔣經國接下來的行為,但任賢群突然被抓進監獄就足以讓她害怕。

其實蔣經國這邊并不缺少美貌,但他一直對顧正秋無止境的追擊,大概是因為顧正秋沒能屈服于他的硬軟攻勢。

對于像蔣經國這樣身居高位的人來說,最漂亮的人才才才是,而他們得到的越多,他們就越是盡力去得到他們。

是以,也許隻有顧正秋慢慢淡出歌劇舞台,從蔣經國的視野中消失,才會安全,等待任行群出獄,他們才能過上安撫人心的生活。

于是顧正秋洗了鉛華,褪去了戲服,深邃的簡露了出來,默默地等待着任顯赫團出獄。終于,在1958年,任興群提前出獄。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但以蔣介石的權力,任正非無法在城中站穩腳跟。兩人搬到鄉下,買了一棟平房,自己做農田辛苦,生活貧寒卻腳踏實地。

幾年後,兩人共同創辦了金三農場和中信百貨,收入提升了很多,生活慢慢好轉。

1978年,任賢群因勞動積累成病,治療無效死亡,顧正秋将他埋在了兩個人在鄉下服役,原來顧正秋在任賢群墓旁也為自己留下了一塊土地,想着自己百年後和任賢群葬。

但後來發現,因為任正群一直沒有和妻子解除婚約,是以按照台灣的習俗,她不能和任賢群一起下葬,這成了她最大的遺憾。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但她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今生,該做什麼,我努力做到的,愛,我真心愛過,對于生與死的興衰,我都曾俯視過。"

顧正秋為了和任賢群在一起,從平劇名将到村裡的女人,放棄了藝術工作開始在田間謀生,但最終卻不能和任先群一起埋葬。

也許在外人眼裡,她當初的選擇是那麼一文不值,她為了和任賢群在一起,放棄了太多。

但正如詩中所說:"黃色的樹林分成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介入,我站在十字路口很久了。"

生活中的那些重要選擇以不同的方式引導我們,通過選擇這個,我們不能同時參與另一個選擇。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蔣介石和宋美玲

那一個不能同時涉足這條路,或許是顧正秋的另一種可能的生活,如果蔣經國的顧正秋和任顯國在蔣經國和任顯國之間做出選擇,怎麼樣?

那麼她人生的方向或許可以參考蔣介石的情人張雅如,張雅茹為蔣經國生下了兩個雙胞胎兒子,赢得了蔣經國的喜愛,自然生活也非常豐富。

然而,張雅若的最終結果卻讓人噓聲,首先,她的存在讓蔣介石和宋美玲非常生氣,認為蔣經國作為接班人,尋找情人生子,會損害公衆形象。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張亞如

但蔣經國拒絕抛棄張雅如,張雅如也認為,依靠蔣經國對自己的愛,遲早會給自己起個名字,但她沒想到,她最終等待的不是點名,而是死亡。

1942年8月14日,張亞茹突然因為感覺不舒服,嘔吐摔倒,被送往醫院,打了一針,但一直沒有醒來。

張亞茹的屍檢報告是,他死于血液中毒,但中毒的原因,以及背後的兇手,一直未能找到。

如果顧正秋接受了蔣介石的求愛,成為他的情人,她會重蹈張雅茹的覆轍嗎?

要知道蔣經國當時為了顧正秋甚至向前妻提出離婚,已經大大激怒了蔣介石。蔣經國無疑無力抵抗蔣介石。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而如果顧正秋在任正非入獄後選擇與他分開回到舞台上,她的結局會怎樣呢?

可以肯定的是,她将在平劇史上留下豐富多彩的遺産,她将獲得更多的名利,但她内心的幸福不一定會增長。

顧正秋無疑是一個心懷沉重的人,當丈夫在監獄裡離開他的時候,肯定會在她心中留下沉重的愧疚。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表演

另一方面,由于父親小時候的去世,家庭四散,顧正秋的心中更渴望一種真摯的感情,這種渴望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她對平劇藝術的追求,也超過了她對藝術帶來的名聲和名望的熱愛。

當任賢群為了給她一個盛大的婚禮決定辭職時,她看到任行群給了她一拳的真誠,為了這樣一種真摯的感情,她願意放棄事業,等着他,等着他。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在浩瀚的世界裡,遇見一個靈魂契合,彼此都能真心相待對方的伴侶,多麼不容易,當顧正秋遇見任星群時,她就認定他配得上他的愛,然後義人去愛。

至于這樣的選擇,最終會發生什麼,她沒有時間去想,以後也不會後悔。

她把人生的起起伏伏、榮譽與屈辱、興衰全看,人生百年,一瞬間,也隻是白縫隙,隻要不忍心,沒有什麼不值得的。

顧正秋:從平劇名歌到農婦,為了嫂子的愛心,臨終葬禮被拒絕

顧正秋晚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