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 |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2016年值得關注的27項企業技術

企業技術一直以來都被當做消費科技之外的另一個風口,在今年最受期待的科技排行榜上,我們可以預測消費科技将會為企業技術留出此前從未有過的空間。

2016 最受期待的科技排行榜比以前更加擁擠。這不僅是因為今年出現了更多新技術,一部分是因為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科技産業出現了更多的颠覆性進步,而企業則需要對此做出快速反應,以維持他們在市場上的地位。

今年出現的一些新技術的确有可能會在短期内真正地颠覆行業,雖然「颠覆」這個詞最近已經被用爛了。他們包括區塊鍊,數字化的使用者體驗管理,實時流處理,或快速資料。

從戰略層面上來看,除了考慮技術規劃、增長、成熟度外,還需考慮一項技術是否能夠對企業運作産生重要影響,并增加企業的競争優勢。在今年,這些戰略性技術包括語境運算、工作 app 融合、所謂的低碼平台(low code platforms)、智能代理/聊天機器人、自适應網絡安全、微服務架構、個性化環境、以及霧計算。

從更大的範圍來看,水準方向的一些技術改進,或者一些預料之中的重要技術創新,都可能還沒有出現在企業的嘗試名單上,甚至可能在研發部門或創業孵化中心等待登場。然而,它們的影響可能會十分巨大,以緻于企業應當現在就保持關注。當這些技術占據廣泛市場的時候,它們很有可能在很多産業,都會成為重要的的或者難以預測的轉折點。

在我的分析中,所有榜單上的技術都應當出現在各個公司的數字化程序中,尤其是那些正在積極轉變為以技術為核心、并希望在數字化領域成為領航者的公司或組織。

有一些技術已經在 2014 與 2015 年的榜單上出現了,這是因為這些進步十分重要,以緻于我們需要持續地關注它們的動态和進展。這些技術要麼是正在迅速進化,要麼(并且)是還沒有在一般公司中得到充分利用。

閑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技術在今年為什麼如此重要。

2016年值得關注的企業技術

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近來,微服務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微服務十分輕便、易組合、無地域限制、并由 api 驅動,它被認為是一項十分正确且實用的服務型架構。已經有很多公司在使用這種架構,特别是 netflix 在這方面的成功。現在,許多公司都應當認真考慮納入這項技術,因為它有許多已知的益處,包括其适應性、可靠性、操作成本低、彈性好,它與軟體容器的接入十分便捷,且易于部署。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和機構在做微服務了。

數字化學習,線上學習(moocs),全球解決方案網絡(global solution networks)。數字化學習對人類學習的巨大改變,在學習産業之外受到的關注可能沒有那麼大。但是,在這個資訊技術快速更替的時代,要保持掌握足夠的技術知識,可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也是為什麼教育技術能在這個清單裡占據一席之地。同時,運用科技來改善人類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使勞動人口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而且能幫助個人成為數字化時代的上司者。從廣受好評的針對個人的數字化學習工具(如适應性學習),到龐大的線上學習課程,到能夠讓整個産業共享學習資訊的全球解決方案網絡,這些技術在 2016 年依舊是頂級的學習科技(我去年的清單中也這樣認為)。迅速發展的線上學習産業就是一明顯的證據,如今可用的線上課程已經達到了四千多門。

公共雲。目前,還沒有幾家公司完全轉移到公共雲,但是在 18-36 個月或更長時間後,這十分可能将會是商業的最終形态。一項近期的資料顯示,公共雲将會最終主宰市場,而私有雲和混合雲被視為多數機構的「初始雲」模式。盡管目前的使用數量是最少的,公共雲的使用者增長速度卻是最快的,其複合年增長率将于 2019 年達到 44%,并将于 2017 到 2018 年間取代私有雲。近期在公共雲使用上的重要新聞,可能是微軟的 azure 終于開始真正盈利了,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這使得 azure 得以與亞馬遜十分全面的 aws 雲服務平台分庭抗禮。

數字化的使用者體驗管理(dx, cem)為使用者創造統一的、結構清晰的、高效率的跨平台體驗——從移動端應用到戰略型線上社群——是目前數字型驗中十分熱門的話題之一。在我看來,創造一個真正渾然一體的數字化體驗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但這是值得投資的方向,因為它會帶來十分可觀的好處:在使用者體驗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其表現比标準普爾 500 強還要更好。從 2015 到 2020 年間,使用者體驗管理市場可能會以 19.9% 的年增長率快速發展。

團隊協作。這一領域的代表仍舊是 slack 的成功。slack 是一款實時通訊應用,它為高效率的團隊協作開辟了一條獨特的道路,并發現了全新的模型。這款産品十分便捷、頻道管理井然有序,并且與許多第三方應用合作,創造了一款十分個性化、且具有影響力的合作體驗。盡管企業社交網絡仍舊在組織和部門層面獨占鳌頭,但是我建議大部分組織,應當開始準備将許多這類小型的工具整合到系統中,以适應多層面的合作模式。大企業零售商正以類似的模式,或者應用其它新方法作為回應。值得關注的例子包括 ibm 的 toscana 項目,微軟的 gigjam,甚至是谷歌新出的 spaces。

混合雲(hybrid cloud)。作為一個過渡階段,混合雲使得企業能夠在有關成本、控制、可擴充性、和安全性的考慮下,将工作轉移到公共雲上。盡管我相信企業在完全掌握所有資訊之前,就可能要迎來公共雲的浪潮——并且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盡早完成這一過程——但是混合雲還是第二好的選擇。如果還未做好準備直接轉移到公共雲的話,多數組織應當在 2016 年着重投資混合雲。根據最近的資料,混合雲是目前使用者最多的雲服務項目。公共雲和私有雲的使用者比例分别在  18% 和 6%,而 71% 的組織正在使用混合雲的基礎設施。

社交商業(内部和外部的)。目前,許多組織都在社交商業上進行努力的嘗試,但是,通過社交工具,将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聚合成一個關聯度高的、協作型的組織,仍舊是一個有着巨大發展空間的方向。最新的資料顯示,社交商業仍舊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産業。麥肯錫剛剛釋出的一項十分全面的報告表明,從組織在應用社交商業所獲得的利益來看,實踐與技術影響了組織運作的方式。研究公司 technavio 報告稱,社交商業投資額的複合增長率将達到 26%,并在 2019 年到達 230 億美元。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如果從一個領域的投資額可以看出它的未來發展的話,機器學習一定是最火熱的領域。伊隆 · 馬斯克自己也投資了 openai 項目,這是一個擁有 10 億美金支援的智庫,緻力于研究人工智能的關鍵問題,并保證人工智能會「為人類做貢獻」。但是,這一産業的年收入目前僅有 2 億美元左右,這意味着更多的發展是必要的。而人們對人工智能産業的預期也是很高的,這一産業預計将在 2024 年前創造超過 110 億的價值。

協作經濟。也被稱為共享經濟。像 uber 和 airbnb 等創業公司有力地證明,以現實世界為基礎的、并由技術驅動的這類共享型商業模式,它不僅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而且完全有能力永遠取代那些使用傳統模式創造價值的市場巨頭。盡管這一領域的知名思想者 jeremiah owyang 認為,2016 年我們将跨入協作經濟的早期成熟階段,但産業增長似乎還沒有開始。那麼為什麼每一家公司都需要從現在開始關注這一具有颠覆性的産業呢?讓資料來說話:據普華永道估測,這一市場在 2025 年前将達到 3350 億美元市值。

區塊鍊。沒有什麼近期出現的科技能像區塊鍊這樣受到廣泛的分析了,這一分布式分類技術是許多加密貨币的支柱,例如比特币。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傳統産業,從金融到保險,都在逐漸納入這一技術,來進一步的保證資金交易的可信任度、透明度和安全性。區塊鍊的增長矢量有多長?産業增長資料難以預測,但是目前的風險投資已經超過 11 億,并且将繼續增長。在我看來,區塊鍊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産業。公司們應當好好利用這一技術,以增強高價值商業活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大資料和資料科學。盡管有一些對大資料潮流的過分誇大,但是它确實能通過從分散的資訊源中處理大量資料縮小「線索代溝(clue gap)」,為公司提供領先競争者的重要見解。目前,資料驅動的商業運作已經十分豐富,但是根據我的經曆,許多組織在戰略性地使用這類技術,并對接這一開環的過程上,仍舊處于早期階段。但是有一個重要問題:許多公司并沒有相應的結構或資源,來支撐它們處理得到的海量資訊。對這一産業的增長預期表明,還有許多事情使人們能夠進一步拓展的。wikibon 預計大資料産業将在 2026 年前達到 920 億美元收入,并保持 14.4% 的年增長率。

物聯網(iot)。物聯網可能是最重要的新産業之一。我對物聯網産業的分析發現,物聯網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性工具,它能幫助企業在資料支援下,大範圍地保持與客戶實時性的深度互動。盡管對這一産業的市值預估已經達到了驚人的 14.4 萬億美元,仍有許多公司沒有足夠的物聯網戰略方針,來與那些已經準備利用物聯網占據新産業灘頭堡的競争對手相抗衡。

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作為強大的浸入式使用者體驗的結合體,vr 和 ar 都需要更進一步,使分辨率更高、形狀系數更緊湊,并提供能夠幫助一般從業人員的、真正有效的市場解決方案。然而,我認為這些進步的發生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并且将會成為未來使用者體驗的主要成分。産業代表包括 oculus rift, microsoft hololens, 和 magic leap。ar 和 vr 被預估将在 2020 年前實作 1,200 億美元價值。

移動端商業應用。對于企業 it 開發人員來說,由于種種與新平台有關的原因,移動裝置管理産業總是飄忽不定,而移動端商業應用的發展要遠遠慢于消費者應用。然而,這一産業被預測将在 2017 年前達到 560 億市值。其它近期的資料證明了這一産業的潛在價值和影響範圍:90% 的企業會在 2016 年增加對移動端應用的投資,而已經擁有移動端人力資源的企業,也已經看到了客觀的投資回報率。

3d 列印。3d 列印産業的複雜性和初始性總是讓很多人忽略了它的真正能力:對幾乎任何生産工具的大範圍定制和實時生産。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當這一技術真正成熟的時候,電影星際迷航中的複制機将會成為現實。市場預測 3d 列印在 2022 年前将達到 300 億市值,并擁有 28.5% 增長率。最終,多數公司将不得不在生産時考慮,它們的客戶很有可能自己就可以将産品列印出來。

實時流處理,快速資料。當大資料标榜自己能夠處理前所未有的海量資料時,實時流處理保證能夠晝夜不停地快速處理分布式計算範圍的連續資料流。不論你是從數以百萬級的實時使用者使用中處理資料,還是需要從實施股票交易中進行分析,類似于 apache 的 spark streaming 這樣的技術,能夠幫助你處理大量資訊流,并保證其可擴充性和準确性。根據預估,僅 spark 自己的市值就可能在 2020 年前達到 115 億美元。

即時 app 構成,低碼平台。mendix、ifttt 和 zapier 這樣的平台如今讓可用性較高的簡單應用的自動創造、融合變得異常簡單。低碼平台,就像福雷斯特研究公司最近的 wave 報告鑒别的那樣,到 2019 将成長為價值 100 億美元的産業。開發的速度、低成本以及清理不需要維護的 app 是使更加情境化的應用成為可能的關鍵,這種應用能在 it 解決方案剛出現的時候就滿足其需求。62 % 的低碼開發者宣稱能在兩周内完成低碼解決方案。我早就相信一旦偶然發現一種成功的模型,低碼将會解除一代平民開發者的束縛,即使一些人認為微軟的 excel 早就做到了這一點。

需求至上,一切皆服務(x-as-a-service),x 由軟體定義。線上 it 基礎設施服務支援已經是科技業務的最大産業之一,近期有報告稱截至到 2016 年底将達到 2030 億美元。每件事一經要求就能立即獲得服務,并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有着巨大的操作和成本上的優勢,使得之前不可能的新型應用成為可能。

容器。通常被視為是使穩健的、現代化混合雲成為可能的關鍵技術之一。像 docker 這樣的容器,作為一種解構龐大的應用架構,支援輕型微服務的存在,在 2016 年不斷的湧現,進入更多雲友好的企業架構中。

移動支付。大部分業務需要在他們的線路圖中着重考慮 apple pay 和三星 pay 這樣的移動支付手段了,因為次年 5 個移動使用者中将會有 1 個使用數字化支付服務,達到一個引爆點。

個性化環境。随着社會管道使得傳統市場代理擔負重擔,數字市場和顧客體驗的下一重大推動将會是普遍的個性化。當你通路一個網址或使用網頁應用時的實時配置設定權限。如今這已經發生在了線上廣告投放(這些廣告在網上一直跟着你)上,但是裡面的複雜度水準就難以預測了。如今,個性化在 2016 年的數字化市場趨勢中位于首位。

可穿戴 it。在 apple watch 進入這一市場的帶領下,gartner 表示可穿戴裝置将在 2016 年增長 18 %,達到 5000 萬單元。盡管這一領域仍處于早期階段,随着健康和領域支援解決方案進入這一市場并逐漸成熟,可穿戴市場預期将會急劇增長。

語境運算。如今大部分的 it 仍然需要我們在不同的應用之間創造、連接配接語境。為什麼數字月曆不能幫助我們填充時間表? crm 系統不能了解近期我們拜訪了哪個客戶,并在我們啟動它時自動給出記錄。下一代辦公室産品将産生更多語境了解的應用,展現更多我們稱之為常識的内容。

工作 app 融合。像微信和 slack 這樣流行的通訊 app 已經顯示,把重要的應用融入我們的交流、協作中是多麼地有幫助。一份展現 app 融合充分增加數字交流價值的研究将會在近期釋出。我們從 opensocial 的釋出開始就作為社交應用融合的支援者,而現在看來,這一領域的前進方向已經愈加明了了。

自适應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一直是首席資訊官最擔心的事情之一。但現在不再是針對安全問題調整解決方案,人工智能開始被并入到 it 安全産品中,可及時地對獨特的、緊急的安全漏洞做出動态調查和回應。mit 最近研發了一種人工智能代理能夠偵測 85% 的漏洞。

智能代理,聊天機器人。有比如 siri 和 cortana 這樣的移動裝置代理,或者亞馬遜 echo 這樣的智能裝置。根據我對快速成長空間的分析,使用語音和其他高帶寬網絡,智能代理和聊天機器人将會成為下一波使用者接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微信産品經理 dan grover 在最近的一篇博文中,對這一重要的新方法進行了詳盡的概述。不斷增加的客戶希望他們的解決方案能夠提供高度便利、無阻礙的對話體驗。

霧計算(fog computing)。有時被稱為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霧計算描述了終端使用者對協作雲的使用,或者是臨近的有助于寬帶、存儲的邊緣裝置,以及其他滿足更高性能和應用容錯需求的資源,它沒有接入遠距離資料中心的限制。雲計算的參與者組成了一個 openfog 聯盟。對于較為狹窄的端到資料中心的雲架構難以支援的新型應用,霧計算将會使它們成為可能。

這些新科技将如何成為公司的一部分?有數種方式可以做到。但在大公司内,創新有時往往實在 it 部門之外發生的。但在 2016 年我們将會看到技術邁出 it 部門的分水嶺,從首席數字總監到首席市場總監,許多非 it 部門将使用數字技術作為核心部件。業務線也将尋找方式快速部署這些科技,以協助客戶并産生好的結果。

時代的挑戰:大規模的科技變革

但是就像我提出的那樣,我們看到的數字化上司者的真正趨勢是,他們非常活躍地使用大規模數字創新前沿技術,比如使用内部/專業授權網絡修改代理,或在開放 api 頂端使用黑客馬拉松和開發者網絡,這些強大的、至關重要的新技術的實作所需要的服務提供能力,是現在大部分公司所沒有的。

簡而言之,我們處于科技用于企業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的、前所未有的狀态之中。我們的 it 戰略部署,需要能夠吸收并利用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巨大的技術進展。我希望産業内能夠繼續讨論公司如何才能攆上技術變革的步伐,以及在企業層面我們能夠做什麼。

本文來源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文發表時間"2016-05-3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