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作者:周仰
新年的第一篇稿子,是為《财智生活》雜志撰寫的關于《一生的凝視:攝影大師簡·鮑恩精選集》的文章,對于這位經典的英國女性攝影師,曾經也隻知道她拍攝過英國女王,直到寫文章才發現,原來是這麼豐富。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攝影:簡·鮑恩

撰文:周仰

《财智生活》雜志2019年1、2月刊

女王

2006年2月某日,一位小個兒老太太獨自進了白金漢宮,她的包裡裝着最愛的奧林巴斯om-1相機。這是80歲的攝影師簡·鮑恩(jane bown),來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80歲生日拍攝肖像。這應當是簡第二次進白金漢宮,在1985年,她就是在這裡被授予了英帝國勳章(mbe),由于天性低調且羞澀,簡認為這一經曆不太适合自己。不過,為女王拍肖像倒是簡自己的主意——雖然這次拍攝起始于《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的編輯向白金漢宮詢問,女王是否願意讓一位與她同歲的老太太給她拍照。

根據簡的精選集《一生的凝視》(jane bown: a lifetime of looking)編輯及她的長期好友盧克·多德(luke dodd)叙述,得知白金漢宮同意後,簡“吓壞了”,不過讓她心安的是,拍攝現場除了女王和她,并沒有許多閑雜人員。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攝影生涯中,簡從來都一個人工作,“我無法與助理合作,我會不知道該讓他們做什麼,我會迷失自己。”她曾這樣說,不過為女王拍攝依然意味着在個人習慣上做出一些讓步,這一次,簡預先聯系了白金漢宮的媒體專員彭妮·羅素-史密斯(penny russell-smith),安排看景。女王的肖像被安排在藍色會客廳拍攝,簡在那天早早來到白金漢宮,并讓彭妮來幫忙做準備。對于環境和光線,簡總是有着精準的敏感,抵達一個陌生的環境,她總是幾分鐘内就能辨認出最佳的光線和位置。她和彭妮協力将一張巨大的高背椅子搬到窗邊,由于簡身材矮小,她總是采用各種方法使拍攝對象與她高度一緻,以便讓他們直視鏡頭,她曾不止一次說服拍攝對象坐到地闆上——當然,這在拍攝女王的情形中,并不合适。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伊麗莎白女王,2006年

是以,簡讓女王坐在那張預先擺好的高背椅子上拍攝,而她自己則繞着椅子走動,尋找時機。她的一句标志性格言頗能揭示她的工作方式:“大多數攝影師拍照片,而我發現照片。”以不變應萬變是簡工作時的另一個特征,她總是将相機參數設定為光圈2.8,快門1/60秒,并且隻用自然光。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她開始透過取景框觀察,就能夠心無旁骛。在簡圍繞女王走動之時,陽光随着雲的移動時隐時現。拍攝期間,一位女官走進房間,來確定女王沒有一絲亂發。看到熟悉的面孔,原本正襟危坐的女王露出了柔和的微笑,陽光又從視窗射進來,簡抓住了這一時機。不到半個小時,拍攝完成了,女王看到她将拍完的兩個膠卷裝入衣袋,說道,“才兩卷,72張照片。”而當她看到簡沖印出來的照片,則與許多人一樣禁不住問,簡為什麼有可能如此安靜而經濟地拍到這樣出色的照片?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街頭

當然,簡不會洋洋灑灑去論述自己的攝影方式,相比言語,她更愛沉默——她的信條從來都是:“攝影師既不應被看見,也不應被聽見”。嬌小的身材讓簡很容易融入背景,以便不受打擾地觀察一切。她的羞澀和低調或許源自童年的創傷,簡于1925年出生于英國的赫裡福郡(herefordshire),童年輾轉于不同的姨媽家。她一度将自己的童年描述為“快樂的”,并且曾經向編輯多德展示過一張小時候的照片,那是年幼的簡從一叢盛開的杜鵑花後邊對着鏡頭微笑,她略帶驕傲地說,“你看,我曾是個舉止規矩、心滿意足的孩子”。然而在12歲那年,簡發現自己是私生女,而原本最喜歡的那位黛西姨媽,事實上竟是親生母親,這一打擊似乎破壞了她對于外部世界的信任,也預示了後來她那種總是從警覺又隐蔽的工作方式。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阿斯科特,1956年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王冠,白金漢宮,1958年

簡的攝影生涯從1946年開始,當時她剛從皇家海軍女子服務隊(women's royal naval service)退役不久,這份工作讓她有機會獲得一筆助學金,于是她一時興起,報名了吉爾福德藝術學院(guildford school of art)開辦的全英國唯一全日制攝影課程。簡沒有相機,在此之前也從未拍過照片,而這個課程早已滿員,但同樣在二戰時服務于英國海軍的課程負責人艾弗·托馬斯(ifor thomas)還是接收了簡。最初兩個學期,由于羞澀,她常常隻是坐着,望向窗外,以至于老師幾乎放棄了她。後來她從一位姨媽那裡借了50英鎊,買下自己的第一台相機,用這台雙鏡頭的祿來福來(rolleiflex)中畫幅相機,簡終于開始拍照。雖然“簡·鮑恩”這個名字總是更多地與她後來标志性的黑白肖像聯系在一起,她依然認為早期拍下的那些照片——抽象的形式、吉普賽兒童、農場勞工、路人——是她最好的作品,她提到,自己“從未真正對肖像感興趣,那些都是後來開始拍的……最讓我快樂的是走出去觀看事物,現在也依然如此。這些照片才是真正的我。”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濱海紹森德,1954年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聖特羅佩,1957年

活躍于大洋彼岸的同時代美國女攝影師戴安·阿勃絲(diane arbus)曾把照相機比喻為自己的“通行證”,讓她得以進入一個與她的中産階層出生互相排斥的邊緣世界。而對于簡來說,相機的作用卻正好相反,它是她的盾,在相機的保護下,她重新能夠小心翼翼地進入世界。是以,20世紀50、60年代,她最精彩的“自娛自樂”照片大多從背面拍攝他人,或者在人們專注于某事,并未意識到她存在的情況下拍下來。比如1954年在濱海紹森德(southend-on-sea)拍到的一對情侶,男性隻露出搭在躺椅背上的雙手,而透過椅背縫隙可以看到,女性看着伴侶的時候,臉上洋溢着熱切的笑容;又比如1963年在倫敦一處公園拍下的照片,顯然頗為富裕的一家人在長椅上小憩,其中的男士正認真地閱讀,而衣着時髦、戴着珍珠項鍊的女士嘴唇微微張開,仰頭睡着了,他們的兒子也把頭枕在母親腿上,睡得真香。在照片中,他們看起來都對外部世界完全不設防,他們對于世界的這種從容的信任,或許正吸引了總是保持警覺的簡;而她将這樣的場景拍下來,似乎是忍不住要給他們這樣的狀态加上一層保護膜,将之永久地留存在照片之中。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堤岸,倫敦,1963年

觀察家

簡曾經将自己描述為鷹,每時每刻,她的眼睛總是四下掃視,這種對于觀察周遭的熱情,與她供職超過半個世紀的報紙的名稱十分一緻:《觀察家報》。從吉爾福德藝術學院畢業後不久,她就得到了這家報紙的首位圖檔編輯梅西特希爾德·納維亞斯基(mechthild nawiasky)的關注,按照簡自己的說法,納維亞斯基看到她為牛眼拍攝的超現實特寫後非常震驚,并認為她在肖像攝影方面很有潛力。納維亞斯基還将簡的作品集給《觀察家報》的編輯兼老闆大衛·阿斯特(david astor)看,後者立刻就給了她第一個拍攝任務,為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拍攝肖像。她回憶這次拍攝時說它是“一次可怕的經曆,我連她是誰都不知道……但光線還不錯。”實際上,後來簡的很多标志性肖像都是在她對拍攝對象知之甚少的情況下拍到的。她拍攝肖像不依賴前期的調研、出人意料的創意或者複雜的布景,而隻需要極短的時間,這足夠讓她看清楚一位拍攝對象,又不至于因為熟悉而喪失了初見時的直覺感受。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自1949年起一直到簡生命的最後階段,她都保持着每周兩天到《觀察家報》報到的習慣,于她,這不是上班族厭惡的打卡,而是“回家”。許多次她都将《觀察家報》稱為“家”,在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中,從未想過要跳槽。老闆阿斯特也将她視為最愛,1954年,簡與在時裝零售行業當總經理的馬丁·莫斯(martin moss)舉行婚禮時,阿斯特充當了父親的角色,将簡“交給”她的丈夫。結婚後簡近乎過着一種“雙重生活”,每周五天,她是“莫斯夫人”,與丈夫和三個孩子住在倫敦郊外,而周五和周六兩天則來到倫敦艦隊街(fleet street)的辦公室,等待各種拍攝任務,這個時候,她則成為“簡·鮑恩”。她在六十年攝影生涯中積攢的上千卷底片、印樣和照片都集中在《觀察家報》的辦公室中,而在她自己家,除了屋後谷倉被用作一個私人畫廊,房間裡看不到任何簡的作品。她将家庭生活與工作嚴格區分,倒不是由于家庭不支援簡的工作,相反,這顯示出攝影于她是内心深處的密室,是家人都不能涉足的完全屬于她自己的世界。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格林漢康芒,1984年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候車人,20世紀70年代末

帶着一貫的謙遜,簡自稱為“賣照為生之人”,從罷工到考古挖掘,從示威到名人的婚禮,她對各種拍攝任務都不會拒絕。在20世紀50年代,随着報到任務的增加,簡開始使用賓得(pentax)的35毫米相機,但她不願放棄祿來福來,是以常常在拍任務時帶着兩台相機。直到20世紀70年代,她接觸到了奧林巴斯om-1相機,就開始隻用這種輕便又不引人注目的相機拍攝。這款相機她有十幾台,大多是二手的。作為一位盡職的報紙攝影師,簡在工作時常常優先考慮圖檔編輯的需要,報道罷工時,她總會拍到揮舞智語的人群,這些總是當時被挑選出來發表的照片,不過時隔半個世紀,當盧克·多德浏覽簡的一箱又一箱底片以便為她整理攝影畫冊、拍攝紀錄片時,他發現簡在報道任務中也會拍攝個人化視角的照片。這些作品常常是一小群人或一對情侶,比如1971年她在倫敦拍攝的“藝術家為和平”(artists for peace)示威活動,以及1992年某張拍攝難民的照片,後一張照片中,四個人擠在一起,背景中的水面暗示他們在小船上,其中三位男性都目光低垂,而一位女性将視線投向照片之外。他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那一刻他們與外部世界的喧嚣或紛亂無關,在鏡頭後面觀察到這些場景的簡,則以自己的方式将這種靜默封存起來。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藝術家為和平”示威活動,倫敦,1971年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難民,1992年

在簡繼續拍攝主題多樣的報道任務的同時,她作為肖像攝影師已經聲名鵲起,她卻聲稱編輯派她拍攝肖像,主要是由于她的高效。速戰速決是她的絕活,她的肖像拍攝平均用時15分鐘,耗費一個半膠卷。據說,她的最快紀錄是30秒鐘——1976年,她在倫敦一條幽暗的小巷中“抓”到了以害怕鏡頭出名的劇作家塞缪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并快速拍下五張照片,其中一幅現在成了貝克特的标準像。當然,隻強調簡拍攝之高效顯然忽略了她肖像真正的特質,那便是“傳神”,是平靜中的一絲憂郁。1981年,作家貝麗爾·班布裡奇(beryl bainbridge)坐在沙發上直視簡的鏡頭;1992年,簡在人來人往的背景拍下希妮德·奧康娜(sinead o’connor)低垂的雙眼。這些照片讓人從心底生出悲傷之情,并不是因為拍攝對象真的在痛哭流涕,而是她們坦誠了自己的脆弱,這讓她們顯出動人心魄的美。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貝麗爾·班布裡奇,倫敦,1981年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希妮德·奧康娜,1992年

無疑,攝影這一媒介本身就帶有傷感,因為它表面上凝固了時間,實際上卻越發讓人注意到時間之流逝。臨近生命終點的簡顯然意識到這一點,以至于素來認為攝影師不該被聽見、被看見的她終于開始對編輯及好友盧克·多德述說過往生活和拍攝中的點滴。她将自己所有的底片、筆記、印樣和照片捐給《觀察家報》,以建立一份完整的檔案,但與這些伴随她一生的夥伴分離的前景,以及她明白自己終将無法再拍照,這些都讓她悲傷。多德寫道,“她是為攝影而生的人”,或許更準确的了解是,她是通過攝影來愛世界的人,她也曾承認,當她透過鏡頭看着某人,在一個瞬間,她會感覺到對他們強烈的愛。一旦簡憑直覺意識到自己得到了理想的照片,她就立刻消失了!

(圖檔來自後浪出版公司及《财智生活》版面)
簡·鮑恩:一生的凝視 |筆記一生的凝視

攝影:[英]簡·鮑恩(jane bown)

編者:[英]盧克·多德(luke dodd)

譯者:錢衛

書号:978-7-5356-8361-8

頁數:288

出版:湖南美術出版社 後浪出版公司

尺寸:248毫米×285毫米

版次:2018年10月第1版

裝幀:精裝

内容簡介 從學生時代的濕版作品到生命裡拍攝的最後一張肖像照,本書回顧了英國攝影大師簡·鮑恩(1925-2014)一生的創作精華。在為老牌星期日報紙《觀察家報》擔任攝影師的65年裡,她直視過塞缪爾·貝克特的敵意,面對過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強硬,捕捉過若有所思的穆罕默德·阿裡。她喜愛在自然光下拍攝人物放松的姿态,用黑白灰表達人物的精髓。除了各界名人的肖像照,她還拍攝時常被忽視的人或事:郵局罷工、漁民的抗議、國王路上的朋克族、女性援助庇護所的兒童等等。本書由她的好友盧克·多德精心編輯,從她一生的作品中精選了200餘幅照片。這些直抵人性深處,又不流于感傷,充滿尊重和溫暖的作品,奠定了簡·鮑恩的英國攝影大師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