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ireshark網絡分析實戰》—第1章1.1節 Wireshark簡介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wireshark網絡分析實戰》一書中的第1章1.1節 wireshark簡介,作者【以色列】yoram orzach,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第1章 wireshark簡介

wireshark網絡分析實戰

本章涵蓋以下内容:

安置wireshark(主機/程式);

開始抓包;

配置啟動視窗;

配置時間參數;

調整配色規則;

儲存、列印及導出資料;

配置使用者界面(點選edit菜單的preferences菜單項,會彈出preferences視窗。所謂配置使用者界面,就是配置該視窗中user interface配置選項裡的内容);

配置協定參數(即配置preferences視窗中protocol配置選項裡的内容)。

1.1 wireshark簡介

本章将介紹wireshark所能行使的基本任務。本書的前言曾提到過網絡排障以及内置于wireshark能幫助排障的各種工具。一旦決定動用wireshark協定分析軟體,在使用之前,則有必要先确定該軟體在網絡中的部署(或安裝)位置。除此之外,還得對該軟體做一些基本的配置,至少應讓其界面看起來更為友好。

用wireshark執行基本的抓包操作,配置起來并不麻煩,但是該軟體也包含了很多進階配置選項,可用來應對某些特殊情況。這樣的特殊情況包括令wireshark在某條鍊路上持續抓取資料包的同時,将抓封包件切分為多個較小的檔案;讓wireshark在抓包主視窗的資料包清單區域隻顯示(發包/收包)主機(或裝置)的名稱而非ip位址等。本章會介紹如何在wireshark中配置這些進階選項,以應對上述特殊情況。

把wireshark主機(或程式)安置(或安裝)在網絡中的哪個地方,令其行使抓包功能,是本章的一大重點。應将wireshark置于防火牆“身前”還是“身後”呢?應置于路由器的wan一側,還是lan一側呢?到底應在上述的哪些地方才能正确采集到自己想要的資料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安置wireshark的訣竅以及更多與wireshark抓包有關的内容請見1.2節。

如何配置wireshark時間參數(亦即如何配置wireshark,讓其按網管人員的意願,來顯示資料包的收、發時間的格式),是本章的又一重點内容。在抓取時間敏感型應用程式資料,且希望弄清隸屬于同一條tcp連接配接或udp流的資料包廂的“互動”時間時,如何配置wireshark時間參數将顯得尤為重要。

1.4節會介紹wireshark資料檔案的操作,包括:如何儲存抓包資料(是完整還是部分儲存);如何儲存經過過濾的資料檔案;如何以各種檔案格式來導出抓包資料;如何合并抓封包件(比如,将兩份wireshark抓封包件合二為一,這兩份抓封包件中的資料分别抓取自不同路由器上的以太網接口)等。

本章還會介紹如何調整wireshark配色規則。所謂調整配色規則,是指配置wireshark,令其以不同的顔色來顯示不同類型(或不同協定)的資料包。雖然wireshark預設開啟了一套配色方案,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網管人員可能需要對配色方案進行調整,讓受監控的特殊協定的資料包或讓wireshark把識别出的某些值得關注的錯誤/事件,以引人注目的顔色顯示。1.6節将包括這些内容。

本章最後兩節會讨論wireshark首選菜單項的配置。這兩節會講解wireshark使用者界面的配置(包括如何配置wireshark主界面;如何在抓包面闆中添加或删除資料包屬性欄;如何檢視資料包屬性欄等),以及針對具體協定的配置(包括如何将某個tcp端口号預設解析為應用服務名稱;如何驗證tcp/udp校驗和;如何驗證tcp時間戳;如何解碼資料包中各協定頭部内的各個字段等)。

本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異步社群觀點。非商業轉載請注明作譯者、出處,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連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