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穿戴創意設計:技術與時尚的融合》一一1.6 研究中的可穿戴技術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計算機《可穿戴創意設計:技術與時尚的融合》一書中的第1章,第1.6節,作者:[美]希貝爾·德倫·古勒爾(sibel deren guler),瑪德琳·甘農(madeline gannon),凱特·西基奧(kate sicchio),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1996年,美國國防部組織了名為“2005年的可穿戴裝置”的研讨會,集中工業、大學和軍事領域有遠見的人士,研究向個人傳遞計算能力的共同主題。darpa投資的重要項目之一是佐治亞理工大學開發的可穿戴主機闆(亦稱智能襯衫)。圖1-6是這種襯衫的照片。智能襯衫按照“紡織品即電腦”的範式開發,集工程、紡織品和醫療應用于一身。智能襯衫被公認為第一種“智能”服裝,因為它是第一種可穿戴內建化資訊基礎設施,開發小組稱其為個性化移動資訊處理(pmip)。它使用了嵌入在織物内的光纖來檢測槍傷,并使用嵌入式傳感器監測戰鬥期間的心率和其他生命特征。随着項目的持續,開發出來更多的不是一種軍用服裝,而是民用服裝,因為它展現出醫學領域中監視生命特征的許多新機會。開發小組持續重新設計和開發架構和紡織品,試圖達到他們的目标—建立一種可以到達“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任何人”的可穿戴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