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托管與雲計算之間的IT業務連續性計劃的不同之處

為了實作災難恢複安全,為企業的資料中心建構it業務連續性計劃。但在企業實施之前,需要權衡使用資料中心托管與雲計算的利弊。

災難恢複應該隻被視為最終的安全網。企業的it平台當機每一秒,就會付出相應的成本。業務連續性應該是目标,因為它使得組織能夠在it平台的任何部分不會發生故障,而不隻是盡量減少停機時間。

當涉及到建構it業務連續性計劃時,團隊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擷取托管和雲平台的服務。

托管的業務連續性挑戰

托管的問題是組織仍然擁有放置在資料中心設施内的所有硬體。正如企業在自己的資料中心内部實施的内部部署平台一樣,希望采用“n+m”備援政策:對于每n台裝置,應有m個備援裝置來處理任何單個項目的故障。然而,這意味着企業很多裝置支付更多的費用,以防萬一。這涉及資本成本以及許可證,裝置維護,電力和空間等多種因素。此外,這隻提供低級裝置故障保障,一般是通過将工作負載從一台裝置切換到另一台裝置來維持業務連續性。

對于站點級業務連續性,組織必須在不同設施中為其鏡像站點支付費用,并面臨保持遠端同步的挑戰。是以,為托管建構完整的it業務連續性計劃仍然可能非常昂貴。

有了雲計算,注意你的sla

由于企業在雲計算中不擁有硬體,是以服務級别協定(sla)具有一定的控制權。在這樣的sla中,需要确定雲計算提供商承諾的業務連續性的哪些級别。

那些資料的存儲費用仍然比較昂貴,它們基本上是在主站點上發生的事情的完整鏡像。

由于雲平台在多個使用者之間共享,良好架構的雲平台将已經涵蓋任何單一裝置故障,它在很大程度上遵循n+m模型。然而,在雲計算中存在太多的故障,其中提供商僅在某些區域(諸如存儲區域網絡中的光纖通道控制器或者廣域網連接配接)中實作n政策。

當企業與供應商洽談建構雲計算和it業務連續性計劃時,確定平台的所有方面都采用了設施内的适當備援,其中包括冷卻系統,不間斷電源和其他輔助電源系統。

冷映像與熱映像

企業通過與雲計算提供商對話,以確定企業有一個遠端的it業務連續性計劃。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是儲存所需應用程式的鏡像,如果主站點關閉,那麼這個應用程式應該準備好接管。對于高優先級工作負載,可使用已在遠端站點上配置和運作的熱映像以及鏡像資料存儲。而使用冷映像,需要切換到活動的操作狀态,主要是那些相對不重要的工作負載。

企業更多地依賴雲或托管業務連續性嗎?

熱映像仍然比較昂貴;它們基本上是在主站點上發生的事情的完整鏡像。由于雲計算資源的彈性,它們可以在沒有多餘的資源的情況下被占用,因為工作負載需要從主站點切換到備份站點。

冷鏡像營運費用低廉,其存儲成本低,這應該包括一個商定的sla,指定它們能夠快速啟動,有足夠的資源,并讓事情恢複和重新工作。

雖然這種冷映像方法更多的是備份和恢複政策,但現代雲平台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切換映像,隻要資料被同步鏡像即可。這遠遠優于從資料備份中恢複一切,其中真正的問題是盡量減少恢複點目标和恢複時間目标之間的時間。

企業在建構it業務連續性計劃時,雲計算平台可以提供比資料中心托管具有更靈活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然而,許多托管提供商與雲計算提供商合作,并提供混合應用的可能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