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從不是孤立的存在

作者:默钰讀書

如果說五千年的中國曆史承載了華夏文明,那麼《帝國與文明》則是一部世界史書,在世界範圍内幾個大國的崛起。縱觀世界的發展,總是伴随着戰争與和平相伴而行的。人類的發展曆史,從原始、孤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群到有着密切聯系的整體。

曆史從不是孤立的存在

出口治明,是日本最知名的“讀書家”,是一位閱讀量過萬冊的超級閱讀達人,他說過在過去60多年裡,他大概閱讀了5000本以上的曆史書,雖然他記不住準确的年代,但是曆史事件的大緻經過卻都能記住。這樣一位閱讀達人,幫我們梳理了,伊斯坦布爾、德裡(新德裡和舊德裡的總稱)、開羅、撒馬爾罕、北京、紐約、倫敦、巴黎、柏林、羅馬這些城市的發展曆史,每個城市都是一個傳奇。

曆史從不是孤立的存在

因為喜歡網球,作為多次wta年終總決賽以及apt的舉辦地,我對伊斯坦布爾這個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充滿着好奇,作者稱之為世界帝國之都,如今每年有700萬海外遊客至此,他們的目标大多是舊市街(整個老城區都被劃為了世界文化遺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北長30千米,最寬3.7千米最窄0.8千米)而這兩個地方也構成了伊斯坦布爾的中心。早期要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希臘雅典偏西的城邦國家,就有商賈往來黑海和地中海地區,而這裡還和我國有着曆史淵源,“草原絲綢之路”出現,它的歐洲出口正是黑海北岸的克裡米亞半島。經曆過幾個世紀的風雨,幾次更名,從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布爾,從古希臘邁加拉在這裡建立殖民市到羅馬帝國攻陷這裡并建都于此,再到十字軍東征偷襲占領這裡建立十字軍國家拉丁帝國,以及後來的奧斯曼帝國穆罕默德二世攻陷這裡并建都。這座古城經曆了硝煙彌漫的戰争也經曆過盛世繁華,這座古城擁有着它獨特的魅力。

撒馬爾罕被稱為是草原上的藍寶石,無數英雄詩篇回蕩在這片中亞綠洲上。19世紀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來“絲綢之路”概念。而公元前10世紀起,無數的城市在這裡草原地帶誕生與消亡。古代的貿易中,以天山南路、北路為代表的“絲綢之路”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橋梁。最大的收益者則是中國和伊朗(以粟特人為代表的波斯人),這裡經曆過多個王朝的興衰,也曾被夷為平地成為一片廢墟,帖木兒在1370年統一察合台汗國重建撒馬爾罕使這座城市慢慢複蘇,以後的幾個世紀,這裡都是政治經濟中心,直至蘇聯解體,這裡也是烏茲别克斯坦的重要城市。

每個城市都是一座世界史,互相串聯,互相影響。書中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看這本書足夠讓我們對宏觀的世界文明發展史有一個總得概況。相信很多對曆史有模糊概念的人讀罷此書會讓人眼前一亮,對整體脈絡有個清晰的認識。我很喜歡封面的那句話:“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