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交網絡上說句話,也要變成廣告了

為了讓公司從掙錢不夠多的困境中走出來,twitter 的員工已經嘗試了很多很多辦法:将品牌廣告夾在你的資訊流裡、在内容中允許直接下載下傳應用、讓你更快買到心儀商品的“購買”按鈕,甚至連 140 個英文字母的限制都在逐漸放開。

現在,他們已經盯上了你每天随手寫的那些東西了——隻要你誇過某個品牌,或是某件商品,品牌商就會比以前更快地找上門來。

根據科技網站 digiday 的報道,twitter 正在開發一個新的廣告系統,讓客戶可以從平台上産生的數億條推文中,迅速挑選出與自家品牌相關的那些正面内容。在得到使用者允許後,這些内容會被品牌商轉發、或是抓取到品牌廣告的活動專區内,成為廣告的一部分。

在剛剛過去的 2016 年 ces 消費電子展上,twitter 對這個系統又多透露了一點點資訊,但還沒法回答廣告主們的一大堆問題,比如“使用者要有多喜歡我們家的商品,才會被系統發現?”,或是“除了程式之外,還有沒有活人來協助這件事?”,以及“你們怎麼保證能厘清楚誇獎和反諷?”

畢竟,這跟品牌商直接約着大 v 寫一兩條軟廣告可不一樣——普通使用者不會從這種廣告模式中拿到任何分成,一不小心還有粉轉黑的可能性。

為了掙錢,twitter 已經毅然決然地走上廣告之路了。從 2015 年起,他們已經調整裡資訊流中廣告的占比,理論上每看 20 條内容,就有 1 條是廣告。而在公司的“興趣圖譜”理論中,他們希望這些廣告都是不會讓你反感、甚至迫切想看到的。

但首先,twitter 得把使用者從吸引力更強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拉回來。

尤其是後者。這個當年被紮克伯格用 10 億美元買回來的公司,已經變成了最火的廣告平台之一。市場調研機構 emarketer 的預測是,到 2017 年,instagram 的移動廣告收入就能超過 twitter 和 google 了。

不知道另一家衰落中的社交網絡新浪微網誌,會有多快跟上這個新生意。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