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玻大舉并購押寶光伏玻璃

遭遇問詢,洛陽玻璃修訂版重組預案出爐,曆經1個月的時間,洛陽玻璃的重組方案修訂版出爐了。

根據其3月9日釋出的修訂後的重大資産重組預案顯示,拟向洛玻集團、華光集團等八家公司發行3665萬股購買合肥新能源100%股權、桐城新能源100%股權和宜興新能源70.99%股權,同時向包括凱盛集團在内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募集不超過57345.70萬元配套資金,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交易價格的100%。

本次交易完成後,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将成為洛陽玻璃的全資子公司,宜興新能源将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據記者了解,其實就在今年2月8日,洛陽玻璃就公布了其重組預案。然而僅僅幾天之後,随着再融資新政的落地,許多市場人士便猜測,洛陽玻璃的重組預案将面臨調整。

就在3月1日,洛陽玻璃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于對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産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資訊披露的問詢函》,要求對議案标的資産經營及财務情況等10項做出補充披露及說明。

而此次新鮮出爐的修訂稿也在原稿的基礎之上做出了8處修訂,包括在補充披露合肥新能源資産負債率較高、财務費用較高的風險;補充披露募投項目與标的公司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募投項目最新進展情況及募投項目的必要性等相關内容。

按照其重組方案顯示,洛陽玻璃此番收購的三家标的公司均為其實際控制人中國建材集團控制的下屬企業,其中,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宜興新能源三家标的公司預估值分别為3.42億元、2.47億元、3.47億元,合計9.36億元,綜合增值率約為32.90%。

據了解,這三家公司主營業務均為光伏玻璃原片及深加工産品的研發、生産與銷售。其中宜興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10月28日,合肥新能源、桐城新能源2016年1~10月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992萬元、3089萬元,業績較上年度相比增幅明顯。

而此次募集的資金将投向兩個項目,其中,4.5億元用于合肥新能源全氧燃燒新型光伏蓋闆材料生産線二期項目。此外,1億元将用于桐城新能源年産400萬㎡高透雙玻元件光伏玻璃深加工項目。

對這兩個項目,洛陽玻璃同樣寄予了厚望。據估算,合肥新能源項目投資回收期為5.25年,預計建成後年均稅後利潤1.08億元。而桐城新能源項目投資回收期4.18年,預計建成後年均稅後利潤2325.69萬元。

洛陽玻璃押寶光伏

據了解,洛陽玻璃之前多年以浮法玻璃為主業,但因該業務盈利下滑影響,洛陽玻璃業績一直未有大的起色。2015年,洛陽玻璃通過重大資産置換,開始了從普通浮法玻璃向光電電子和資訊顯示超薄玻璃的業務轉型。

而此番洛陽玻璃通過收購三家新能源企業與兩個項目的定增,宣告了其正式進軍光伏玻璃的轉型戰略。

那麼,如今的光伏玻璃市場又如何呢?按照洛陽玻璃的說法,經過2012年光伏産業低潮期,近幾年全球光伏市場已經開始回暖,受益于中國、日本、美國等體量較大的光伏市場的持續升溫,光伏行業整體呈持續增長的趨勢。2016年,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為323.6gw,其中,我國累計裝機容量77.4gw,累計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一。

2016年我國光伏元件年産量已達53gw,按照每1gw裝機容量與光伏玻璃需求量對應關系的行業經驗值測算,2016年對應光伏玻璃需求約為3.31億平方米。此外,根據目前光伏玻璃市場需求狀況,我國光伏玻璃除供給國内光伏元件廠商外,尚有約20%的産量出口國外,2016年我國光伏玻璃的總需求量已達到約4.14億平方米。

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2017年全球光伏元件産量約79gw,對應光伏玻璃的需求量約為4.9億平方米,2020年全球光伏元件産量約95gw,對應光伏玻璃的需求量約為5.9億平方米。

市場是不小,那麼行業的盈利狀況如何,恐怕是不少人關注的焦點所在。

如今,不少上市公司已經釋出了業績預告,從主營光伏玻璃的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安彩高科2016年實作歸屬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1859.99萬元;拓日新能2016年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4億元,同比增長300.71%;亞瑪頓2016年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37.6萬元,同比下降66.37%;而中航三鑫2016年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49.02萬元,同比上升104.56%。由此不難看出,盡管光伏玻璃市場向好已成為行業共識,但不能否認的是,市場競争日趨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實。就目前來看,盡管合肥新能源與桐城新能源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略高于行業平均水準,但洛陽玻璃的光伏之路是否能夠達到預期,依然有待觀察。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