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引領共享經濟的未來 目前還欠缺公共大資料平台

借助移動應用程式共享各種資源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數以百計提供各種共享服務的企業也是以應運而生。共享交通、共享單車、共享房屋、共享物流、共享金融等正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出現。

據西班牙《發展報》網站5月20日報道,除了共享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國人又開發出其他可以共享的服務,如籃球、手機充電寶和雨傘等。該報道以一家名為“魔力傘”的共享雨傘網際網路智能租借平台為例,展現了共享雨傘是如何為使用者提供便利,使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的場景。

美國彭博社5月18日發表題為《中國是共享經濟的未來》的分析文章。文章指出,發展共享模式在中國幾乎比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要有前途。有資料顯示,去年中國共享公司籌資近250億元美元(約合1720億元人民币),該行業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汽車制造業和房地産業。“良好的氛圍下,世界共享經濟的諸多創新可能開始出自中國,而不是美國的矽谷。沒準中國會教會世界如何共享。”文章稱。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此前也報道稱,共享單車熱潮剛剛在中國興起,共享汽車又再次掀起了風潮。根據普華永道釋出的共享汽車分時租賃分析報告指出,以新能源車型為主的共享汽車市場,在中國政府未來着重解決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的大背景下,預計将得到快速發展。該報告還指出,中國汽車分時租賃市場在未來5年内還将以大約每年25%的速度增長。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5月9日釋出的《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國家資訊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也預測,未來幾年,共享經濟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交易規模将占gdp比重的10%以上。

受訪專家: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

共享經濟目前在中國推進的速度非常快,最好的例證就是随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經濟的核心理念是整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網際網路平台讓整個社會受益,這種理念也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

現在共享經濟能夠成為一種熱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随着科技的發展,幾乎人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再加上網際網路技術的改進,使得移動支付成為可能,這為共享經濟提供了發展的先決條件。另外,中國有近14億人口,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創業者隻要找到一個好的切口,便有可能創業成功。就目前而言,共享就是這個切口。雖然共享公司在成立早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短時間内可能無法獲得盈利,但是通過向使用者收取押金的方式,這些企業逐漸積累了巨額資金,利用好這筆資金,企業便能獲得巨大收益。這也是吸引衆多創業公司紛紛投身于共享行業的另一大原因。

共享經濟發展到現在,最大的阻礙就是政府目前還欠缺一個公共的大資料平台。政府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出的成績十分顯著,但是在建設智慧城市、打造物聯網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政府能夠在建設公共大資料平台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并對不規範的共享經濟行為通過法律及政策加以規範,相信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共享經濟未來的引領者。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