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規劃布局“未來生産要素”

九次方執行總裁王叁壽告訴記者:“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期釋出的《大資料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明确了方向,無疑是對大資料産業發展的巨大推動,我們将發奮努力,搶占先機。”

大資料規劃布局“未來生産要素”

大資料将成為新的生産要素

《規劃》以強化大資料産業創新發展能力為核心,明确了強化大資料技術産品研發、深化工業大資料創新應用、促進行業大資料應用發展、加快大資料産業主體培育、推進大資料标準體系建設、完善大資料産業支撐體系、提升大資料安全保障能力等7項任務,提出了大資料關鍵技術及産品研發與産業化工程、大資料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等8項重點工程,研究制定了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設多層次人才隊伍、推動國際化發展等5項保障措施。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預測與評價研究所的李修全博士認為,目前社會上已經對大資料的優勢達成了一定共識——資料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正是得益于這種共識,從将大資料産業發展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到國務院釋出《促進大資料行動發展綱要》,再到現在《規劃》的正式釋出,政策層面的積極介入,必将為大資料産業的發展提供比當年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還要好的外部環境。

身處大資料産業發展第一線的王叁壽也持上述觀點。他認為,目前大資料的發展,才剛剛掀起一朵浪花,更加絢麗的風景指日可待。“相比美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晚了30年,但大資料産業發展是與美國同步的。據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的統計研究顯示,到2020年,我國的資料總量将占到全球的28%。種地必須土壤肥沃,是以中國的大資料産業很有可能會超過美國。”王叁壽說。

作為《規劃》起草的參與者和大資料企業的創辦者,王叁壽認為,目前全球範圍内有很多新興産業,例如機器人、無人機等,但沒有一個行業能與大資料一樣,與政治、經濟、生活方方面面都關聯。從這一點來說,大資料産業的潛力是巨大的。在未來,資料将會成為一種新的生産要素。

得資料源者得天下

在創辦及營運九次方的過程中,王叁壽發現,雖然社會對行業的認知逐漸增加,2016年工商注冊也有了大資料行業,但大資料思維依舊需要普及。

王叁壽向記者介紹,事實上,大資料具備四個特征:預警、預測、決策和職能。而非僅僅将資料釋放、收集起來。“一定要讓資料之間發生碰撞,實作這四個功能才是真正的大資料。”王叁壽說。

而大資料産業鍊主要包括6個環節。首先是資料源。王叁壽認為,大資料産業的根本就是資料源。“目前,在有些政府資料還未被激活的前提下,北京市政府掌握資料已有900pb(注:1pb=1024tb),而阿裡巴巴共有資料僅100pb。在這一點上,政府具有巨大的優勢。”王叁壽表示。

李修文也認為,隻有掌握資料才能開發價值。大資料的産業鍊前端最具潛力。“為什麼這麼多網際網路公司想盡辦法,甚至用贈送、貼現的方式讓客戶使用他們的終端?就是為了更大程度上獲得資料。”他說。

産業鍊中的第二個環節是大資料硬體支撐層,如大資料采集裝置、傳輸裝置、儲存設備等的生産制造。第三個環節是大資料技術,即資料的采集和預處理等。微網誌課堂總經理孫煜認為,資料和算法是大資料行業發展的基石。他說:“随着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升和深度學習等機器學習算法的出現,目前算法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加上資料交易市場的出現,以及行業中資料的累積,大資料産業已日趨成熟。”

在第四個環節大資料應用中,王叁壽認為未來會形成六大陣營: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電商資料源陣營、以騰訊為主的社交及生活資料源陣營、以百度為主的網際網路海量資料源陣營、以三大營運商為主的電信資料源陣營、以其他行業為主的行業資料源陣營,以及以九次方大資料為代表的政府資料源陣營。

另外,還有一個環節即大資料的衍生行業,如o2o、p2p、專車服務、智慧城市等。

最後,是大資料資産交易營運環節。在王叁壽看來,這個環節具有極大的潛力,這也是他在參與《規劃》制定中最關注的方向。王叁壽說:“現在大資料被頻繁提及,但如何讓大資料産生價值并沒有被足夠地探讨。”他形容,這就和黃金的價值一樣,如果人類在發現黃金後沒有進行相關交易,那麼黃金就沒有價值。是以,隻有進行資料資産營運,才能讓這個産業真正擷取到一定的收益。

“我認為《規劃》最大的目的就是激活各行各業的資料資産價值。”王叁壽說。每家企業都會産生資料,原來這些資料隻是企業營運過程中的附屬産品。例如寶鋼,原本在生産中也産生了資料,但對于這類附屬品,并未發現利用價值。不過在有了《規劃》之後,寶鋼就成立了一家資料公司——歐冶資料。這說明,《規劃》讓很多企業意識到,原來其在經營中産生的大量資料可以被用來進行增值業務服務,增加了一份業務收入。“包括就像體檢公司,也意識到,有了大量客戶的體檢資料,可以監察客戶的健康情況,拓寬自己的業務範圍。”他說。

解決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雖然大資料的資産營運在《規劃》中已經被提及,但王叁壽表示,涉及到資料确權、資料定價、大資料資産評估以及資料流通等問題,大資料行業規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王叁壽表示,可喜的是,九次方等大資料企業面臨的這些問題在《規劃》中都有回應,這也是《規劃》出台的最大意義。

行業立法,王叁壽認為,中國對于大資料産業的立法工作,應采取戰略性眼光,按照《規劃》的要求,盡早進行行業規範,這将加快産業的發展步伐,特别是對于行業内的小微企業。當小微企業毋需考慮規範條款限制的時候,它們會為了自身發展不斷嘗試新的做法,更有利于創新。不過,對于像阿裡巴巴這樣已經掌握了大量資料的企業,隐私權、所有權的規範、法律的完善,會對企業在大資料行業中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李修文說:“對于他們來說,在利潤已經非常穩定的情況下,對風險防控非常重視。是以在法律未明确規範的情況下,很多大企業會采取保守的路徑。這樣反而限制了大企業在大資料行業中的探索。”

“對于鼓勵試錯與規範化的辯證關系的分析,是産業後期完善的基礎。”李修文表示。他認為,對于資料的所有權、使用權、傳播權、收益權等歸屬的深入研究,相當于修建一條高速公路時建立的護欄護欄等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規劃》中明确提出要建設多層次人才隊伍。王叁壽坦言,九次方如其他大資料企業一樣,都面臨着政府資料不夠開放,人員短缺的問題。沒有真正能夠運用大資料思維的人才,設計出來的産品就不具備大資料特點,發展大資料産業就無從談起。王叁壽呼籲,高校應開設大資料專業,以培養大資料的專業人才。

在王叁壽看來,盡管還處于起步階段的大資料産業,任何問題都不能一蹴而就地解決,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展,盡管大資料行業最終的規範化仍面臨着探索,但在不久的未來成為像網際網路那樣無處不在的概念,似乎已成定局。“我們應該看到,地方政府對發展大資料也呈現開放的心态,國家也在積極推動。”王叁壽說。

王叁壽預測,到2025年,40%的職業都将與大資料産業有關。未來,大資料産業創造的價值有望超越土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