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責任編輯:editor005 |  2016-09-21 14:27:10 本文摘自:technews科技新報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最近幾年不少廠商在談物聯網,随着讨論的力度越大,大家對其概念也感覺越來越清晰了。不過根據 gartner 的報告,未來發光發熱的物聯網,相關解決方案不隻還沒出現,而且推出的公司可能根本還沒出現,意味着人人有機會來做。

物聯網裝置數量成長,但生産元件的廠商會很辛苦

gartner 的資料顯示在 2009 年,物聯網裝置數量為 9 億,相比之下智能手機是 16 億支,物聯網還未占重要角色。到了 2020 年狀況就不一樣了,物聯網裝置數量成長 27 億,來到 240 億,智能手機的數量成長幅度小,隻有 4 億,總數是 65 億台。不過盡管物聯網的生産數量大,由于物聯網裝置百百種,樣式繁多,不是少數幾家廠商能吃下來。

garter 表示,物聯網市場是相當長尾的市場,有 67.3% 物聯網終端裝置,每年出廠數量不到 1 億。對半導體和硬體業者來說,盡管整體市場所需的裝置數量大,物聯網的發展卻可能意味着做苦工,提供必須的元件卻隻賺到接近成本價的售價。在 2020 年,73% 的物聯網産品,賣不到 2,000 萬件,63% 的産品賣不到 100 美元,物聯網的電子元件是量少而且價格低,無法用傳統的銷售方式套用。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 對不少人來說,物聯網大概是一時熱門的名詞

gartner 推測物聯網的公司生态會跟我們現在熟知的不一樣。到了 2017 年,gartner 預測提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公司,會是成立 3 年内的新創公司。

正如我們先前對智能手機市場的認識,做硬體的并不賺錢,手機商往往靠得是軟體服務模式才有辦法賤錢,物聯網也呈現類似的狀況,但更加往軟體服務商角 度傾斜。物聯網的獲利配置設定呈現倒金字塔型,gartner 預測在 2020 年時,半導體有 350 億美元的營收,為獲利最低的部分;中間硬體廠商則有 700 億~1,200 億美元;獲利最高的是軟體這一塊,總共 3,000~4,000 億美元規模。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 gartner 預估到了 2020 年,物聯網裝置數量将快速成長,達到 240 億台

車聯網讓汽車更有智能

另一個與物聯網相關,很多廠商關心的領域是車聯網這一塊了。相比之下,原本不怎麼智能的汽車,因為導入不同程度的自動駕駛,并且連上網絡,甚至彼此溝通,帶給硬體商機會。gartner 的資料顯示,到了 2020 年,總共有 2 億輛連網汽車将上路。

但車聯網的部分,對廠商來說由于汽車産業特性,得確定汽車在路上的安全性,并且能互相溝通,傾向不采用新廠商的方案,因而難以打入汽車供應鍊中。

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Gartner:物聯網不同以往,數量少價格低經營辛苦

  ▲ 與車聯網相關的領域

gartner 認為未來的智能連網車輛數量會相當大,普及于人群,就像現在智能手機嶼人的比例。雖然汽車的價錢不會像手機那麼低廉,gartner 研究總監 james f. hines 說,有這許多年輕人嫌養車麻煩沒買車,未來會預期這些智能聯網車輛采用租賃模式,有需要時再使用就好。uber 和 lyft 掀起運輸上的共享經濟也會擴大。也有人提倡 smart mobility 個人交通,引進科技來改善交通。不過盡管租賃模式會擴大規模,不表示完全取代現有的交通運輸模式,畢竟還是有人不少享受開車帶來的樂趣。

物聯網發展的可能機會

物聯網導緻廠商原先習慣的經營模式改變,像是推出開發闆的公司,就得經營社交,召開或是參與開發者大會,與可能的潛在使用者多多交流,傾聽需求,累積在社交中的讨論度。目前 intel 已經實行上述政策了。

物聯網的發展越來越明朗,提供元件的半導體或是硬體商是做苦力的人,而提供軟體、平台的公司才是其中獲益最大的角色。而在可能發展的新興領 域,gartner 建議可以挑選三大領域下手:消費性、工業、醫療保健。在消費領域上滿足頭戴式、眼鏡、手表、玩具的物聯網需求;工業領域則是工廠用頭戴式安全監控攝影機。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