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絡安全宣傳周 生物識别在安防也很有市場網絡安全宣傳周 生物識别在安防也很有市場

[導讀]上遊企業開始紛紛進入安防行業,通過尋找裝置供應商,将最新的網絡安全防範技術應用到安防産品中,這是上遊企業打開安防市場的最佳機遇。

責任編輯:editor006 |  2016-09-23 17:09:33 本文摘自:千家網

網絡安全宣傳周 生物識别在安防也很有市場網絡安全宣傳周 生物識别在安防也很有市場

在視訊監控、門禁管理及可視對講行業,裝置網絡化帶來的資訊安防已經引起從業者足夠的關注,但如何防範網絡安全問題,對于傳統的安防制造業而言,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為此,上遊企業開始紛紛進入安防行業,通過尋找裝置供應商,将最新的網絡安全防範技術應用到安防産品中,這是上遊企業打開安防市場的最佳機遇。

目前,安防裝置網絡安全的防範手段與其他行業大多相似,生物識别作為高尖端技術,在人臉識别、虹膜識别、靜脈識别等都有應用案例,對于安防産品在抵禦網絡攻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但網絡安全防範畢竟不是安防行業的強項,專業的網絡安全防範公司才是主角。

作為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重點活動之一,網絡安全博覽會9月19日起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在9月18日的新聞釋出上,網際網路、營運商等行業的多位嘉賓就網際網路安全問題發表了見解,并且都對“網絡安全靠大家”這一主題從個角度進行了闡釋。但網絡安全不僅需要打響“人民戰争”,更是科學技術問題。不管是網絡欺詐還是對應的安全措施,都随着科技的發展表現出越來越高的科技依賴性。這其中,生物識别技術在網際網路安全、資訊認證方面扮演起愈發重要的角色。

如今,人臉識别技術不僅在很多網際網路支付平台上已經開始運用,很多銀行、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使用。在接受果殼網提問時,螞蟻金服副總裁陸傑訊談到,中國的人臉識别技術之是以領先,應該歸功于我國公安部在十多年前的高瞻遠矚——我們在發行第一代和第二代身份證時,建立了全中國13億公民高清的人臉資料庫系統。是以十幾年後可以用這個大資料進行人臉對比。

但生物識别遠不止面孔識别這一項,紅膜識别、眼紋識别、指紋識别、聲紋識别、步态識别、筆迹識别……諸多項目分析結合起來,可以更加嚴格、謹慎地進行身份認證,最大程度避免誤判。但我們都知道,進行識别分析需要有對比樣本,也就是說都需要建立完整的資料庫。而相比人臉識别,這些資料庫的建立難度都要大得多。

人臉作為生物識别的一個因素,它是有局限性的,比如随着年齡的變化、外觀特征會有變化。是以真正的生物識别,需要多元度進行綜合判定,實際最終是一個大資料的引擎。不僅隻是看生物特征,還要看行為特征,賬戶特征,乃至實名制體系……這需要多元度資訊的打通。

但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時間的前移,大量的資料每天都在沉澱。而嘉賓認為,随着算法的精進,未來3-5年内,生物識别可以完全取代密碼。密碼其實是人類使用智能裝置的一個階段性産物——以前大家用鑰匙開門,但鑰匙會丢;後來發明了密碼,但密碼會被偷,電信欺詐可以把密碼騙走。但一個人的面孔、指紋、聲紋等等特征,是非常難被完完全全拷貝盜用的。将成百上千個次元資訊——基于某人生物特征的資訊,聚合起來進行毫秒級的大資料的算法對比,這是我們的未來。

可以預見,未來的安防裝置在生物識别方面的市場也将極其廣闊,也将會有更多的上遊企業進入安防市場,安防的體量将更加龐大,涉及的産業面也将更廣。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