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吹陶笛的“星星少年”小岱

作者:星康自閉症連鎖品牌

廣東深圳一個由13名“星星孩子”組成的樂團(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引發關注。其中,樂團成員小岱因吹陶笛走紅,幹淨的臉龐、清澈的眼神,笑起來露出兩顆小虎牙,他打動了無數網友。16歲自閉症美少年吹陶笛走紅,清澈眼神打動網友。

吹陶笛的“星星少年”小岱

3歲被确診為自閉症

小岱全名李岱沣,今年16歲,是特殊教育學校一名初三學生,也是深圳市愛特樂團的成員之一,小岱的媽媽胡女士說,孩子加入樂團已有3年,最喜歡的樂器是陶笛和葫蘆絲。“孩子3歲時,檢查出患有自閉症試了很多療法後,結果不盡人意小岱目前是中等偏低功能自閉症”。

吹陶笛的“星星少年”小岱

大概在小岱 1 歲 8 個月的時候,胡女士和她先生發現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有些不一樣。" 我全天帶孩子發現不了,帶他去上親子班的時候,發現不對勁了,在班上,小岱明顯格格不入,做不到和其他小朋友們之間的互動。"該上幼稚園了,胡女士帶着小岱接連換了幾個幼稚園都不行。拿到确切的診斷書是小岱 3 歲 10 個月時,胡女士不敢相信是自閉症。為了否定醫生的診斷,她到處查閱資料,可越查,越覺得診斷是正确的," 我不能再蒙蔽自己了。"

音樂點燃新生命

随着小岱慢慢長大,胡女士發現,孩子對音樂感興趣。

吹陶笛的“星星少年”小岱

小岱四五歲的時候,胡女士開始有意識地讓他多上音樂課,11 歲左右,小岱開始學樂器。鋼琴、架子鼓、葫蘆絲、陶笛、薩克斯,到現在開始學習口琴,别看他隻有 16 歲,會演奏的樂器不少,兩年前葫蘆絲就過了十級。胡女士認為,學樂器時接觸到的視唱練耳、音準訓練等,對練習耳朵和節奏感有很大幫助。

他喜歡音樂一旦沉浸其中會很專注,這對一個多動的孩子是難得的,進入樂團後,他就主攻陶笛,還參加了幾次樂團的音樂會”。小岱所在的深圳市愛特樂團,由13名自閉症孩子組成,他們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的13歲,4名教師分别教授,吉他、鋼琴、雙排鍵、聲樂等。樂團團長孫莉莉介紹,創辦樂團的初衷,是想提高孩子的音樂和合作能力,孩子家長也可以抱團取暖,互相交流。

孫莉莉說,樂團裡大都是大齡孩童,患有中、重度自閉症,由于自閉症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們的狀态還不太穩定,常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如今,小岱加入樂團已有3年。

“他變得更陽光開朗了而且很享受舞台。之前他很膽小,很不自信也不愛和人說話,回避别人的眼神。現在,會和陌生人微笑了,有時候,他演奏出錯了,還會不好意思地偷笑。”

是音樂讓小岱和這一群可愛的孩子重新燃起了新的生命。

給予他們多一點關注

面對兒子的走紅,胡女士說不見得是壞事," 社會關注自閉症孩子,一定是好事。" 她認為,更多人了解自閉症後,會學會接納包容,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動作表現有些 " 奇怪 " 的孩子,不會說是家教不好," 他們會知道這個孩子是自閉症,會了解。" 而家長在這個時候,心理壓力也會小很多。

有不少自閉症孩子的家長,看到小岱的視訊後很受鼓舞,又重新燃起勇氣,振作起來。胡女士和他們一樣,希望大家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對自閉症多些了解。"

小結

許多人誤以為“星星的孩子”天生就擁有藝術天賦,其實不然在愛特樂團的課堂上,家長們要更加努力學習、消化樂曲以便回家時帶着孩子練習,還要做好随時安撫孩子情緒的準備,每一次完整的演出既需要孩子們無數次的練習,也離不開家長們傾盡全力的付出。

小岱的走紅,給他和樂團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和讨論,希望這一波流量能讓更多人了解自閉症,也對自閉症患者抱有善意。同時,希望通過小岱的成長經曆能為更多的自閉症家庭帶去希望與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