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作者:陽光馬修

新賽季至今,易建聯投籃命中率60%,三分球命中率高達71.42%。效率奇高,但他隻打了4場比賽,共出戰52分鐘、投25個球。阿聯打“養生球”,并不意外。上賽季總決賽第三戰,阿聯受傷意外離場,後确認跟腱斷裂。跟腱支撐人體運動能力,一旦出現任何意外,對籃球運動員是毀滅性打擊。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伊賽亞·托馬斯跟腱傷了,這位名人堂球員直接選擇退役。考辛斯跟腱傷了,從當時聯盟最頂尖中鋒,變成現在無球可打的棄兒。曆史進攻技巧最豐富的球員之一科比,靠頭腦和節奏打球的比盧普斯,跟腱傷了後也不可避免一落千丈。nba史上,跟腱斷了,傷愈歸來還能打出巅峰狀态的,也就“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以及正在聯盟大殺四方的凱文·杜蘭特。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他倆運動能力也免不了下滑,好在有曆史級天賦支撐,攻防兩端還能打出統治力。易建聯沒法跟這兩位比,再加上打的是中鋒,受傷時官方年齡32歲,複出後打打停停情理之中。這位曾經的cba王者,已然不能再與小年輕們激烈對抗,更不可能像2019年世界杯似的,奮不顧身裡突外投。現實擺在眼前,我們要做好告别阿聯的準備了。

易建聯已貢獻了自己的一切,甚至付出了透支未來的代價,真是對得起球迷與球隊了。現在樂意打就打,就此退役也無妨。

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中國男籃還要有人扛旗,得找到一個易建聯接班人。周琦、王哲林和胡金秋等人,技術定型且已過了瘋狂漲球期,達到阿聯高度幾乎無望。後起之秀裡,也沒有哪位打出統治力級水準。找個易建聯接班人,成了難事?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參加nba選秀時,美媒出了一份易建聯的選秀報告:除了力量,其他身體能力均達到優秀水準,綜合評分排位靠前;基本功紮實,可以持球突破,近筐投籃出色;進攻技術單一,缺乏背身招式,籃球智商及意識中規中矩。能跑能跳能投籃,老美認可阿聯的硬天賦。2015年,又有人給回到cba的阿聯做了份球探報告,攻防及組織都稱不上頂級,但每個動作平衡又紮實。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易建聯是個運動天才,而非世人所想的籃球天才,他能成為優秀的得分手,靠的是超出常人的苦練。看過阿聯打球的都知道,翻身後仰投籃和擋拆接球長投,視覺上更多是紮實。他不會做什麼多餘動作,每一個環節做得十分穩健,這都是一天一天苦練而來的。不是姚明般百年一遇的天才,隻是個後期苦練的靈動性天才,我泱泱大國人才濟濟,但就是沒能找到一個易建聯接班人。

找個易建聯接班人,真有那麼難嗎?

找一個靈動性中鋒,不是難事。中國籃球領域最容易被挖掘的天才,就是身高2米以上的中鋒。不管籃球教練水準如何,身高遠超同齡人的孩子,都會是他們的首要選材對象。身體天賦擺在這裡,總有試一試的價值。但找到是一回事,培養又是另一回事。一些還未完全開發的人才,容易被失去耐心的教練刷掉。一些基礎素質不過硬的教練,無法專業體系化訓練人才:該練基本功時,跑去強化力量;練力量了,又沒能管控飲食。一來二去,消失殆盡。

好在易建聯接班人,并非一定是個中鋒。喬丹退出美國男籃後,人家也沒說必須要喬丹二号扛旗。隻要是有統治力的人,都能成為國家隊的頂梁柱。那麼郭艾倫為代表的老一輩,張鎮麟為首的新生代,誰又能接班易建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