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被銀行愚弄了,區塊鍊确實有别的用處

有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金融界高管總是能把最令人興奮的創新弄得索然無味。這一點,在他們對待區塊鍊的态度上堪稱典型。

别被銀行愚弄了,區塊鍊确實有别的用處

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份題為《比特币:點對點電子貨币系統》的9頁文檔在metzdowd密碼與政策郵件清單上公布。

中本聰撰寫的這篇文章,給密碼朋克和無政府資本主義者,帶來了實作去中央化數字貨币樂園的機會。實際上,法定通貨并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密碼學和共識撐起的。

你知道的:這将改變世界,但實際上卻沒有,而當銀行家們意識到什麼都不會改變的時候,他們又想讓這一技術為自己服務——盡管絲毫不懂該怎麼做。

根據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區塊鍊技術逼近了當時“熱炒”的巅峰,遠遠領先4d列印,稍遜于虛拟現實。

别被銀行愚弄了,區塊鍊确實有别的用處

很明顯,區塊鍊在當時已經被炒過火了,而甚至2年前當金融機構或專業服務公司不願公開讨論的時候,就應注意到拐點到來了。

由于很多原因,比如區塊鍊技術還處于嬰兒期,其複雜性,以及對該技術本身缺乏了解等等,當時的很多讨論(或炒作)都很膚淺,處于專家圈子之外。那篇比特币文章發表8年以後的現在,有投資人就承認,自己根本不懂區塊鍊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這與比特币有什麼關系。不過,金融科技公司倒是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這項技術。

對區塊鍊的商業用例心存疑惑的人還真不是太少。若有人能拿出那麼一兩個現實案例,倒是件令人興奮的事。

炫酷

今年早些時候,甚至英國本土的首席科學家都在鼓吹gds全球分銷系統時表示,區塊鍊可以幫助女王收稅、發放福利、頒發護照、進行土地登記、確定貨物供應鍊,甚而保證政府記錄和服務的完整性。

不過,他那88頁的報告中,幾乎沒提到以上用例怎麼就比單純的事務處理型資料庫具備更大的商業價值了。甚至用區塊鍊進行金融科技公司後端管理的想法,都明顯可用mysql更好地處理。但是,對區塊鍊的熱炒仍在繼續。

今年早些時候,倫敦金融科技公司 govcoin systems 與巴克萊銀行、rwe npower 能源公司和倫敦大學學院合作,為英國工作與養老金部(dwp)試驗區塊鍊技術。該試驗随後被開放資料研究所猛烈抨擊——雖然是基于隐私的角度。

超慢且貴?必須擁有

然而,更為人所诟病的,卻可能是區塊鍊根本不适合存儲或處理支付——因為它非常慢,而且很貴。區塊鍊用永久記錄曾發生過的每一筆比特币交易的方式,來滿足建立信任和使用者對該數字貨币信心的商業需求。

區塊鍊通過確定每個人都随時知道每個比特币所在地的方式,防止數字貨币的複制和重複使用。比特币交易通過更新區塊鍊發生,這樣每個人都清楚交易的比特币去到了新地方,有計算出來的加密散列值來驗證它的位置。

雖然這一防止重複消費的尖端方法大受歡迎,資訊沿區塊鍊分發的協定,也将交易限制在了每秒隻能發生7筆的速度上。相比visa公司提供的每秒數千筆交易的速度,這還真是“殘廢”一般的品質。

比特币社群中,提升速度的建議已經成了老生常談,但由于區塊鍊的信任要求,交易速度上總會有臨界極限的。

因為dwp或其他政府部門沒必要要求這麼高的信任,該交易速度限制或許會有所改善;但當信任不成為問題時,分布式記賬的商業價值似乎也随之消失了。

金融産業還沒準備好迎接區塊鍊可能帶來的機會,金融機構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延攬能以理性和明智的方式讓商業用例言之有理的專家。

有時候,企業拿到投資,是因為投資人被時髦詞彙鼓動了,而無視了區塊鍊可能與他們所想要的格格不入的現實。

大量有趣的創新正圍繞區塊鍊和智慧合約技術發生

比如,有些公司一直矚目智慧合約用于借貸之類的金融工具,或者用區塊鍊處理銀行間清算業務。這些用例因為可以免除管理成本或收費中間人的介入,比傳統方式要經濟得多。

除了金融用例,區塊鍊還有網際網路安全方面的用例。比如,分布式記賬的透明性,就對讓流氓證書易于檢測的證書透明性十分有用。

這并不是說大公司就停止了嘗試,微軟在azure上提供了區塊鍊即服務産品,ibm今年早些時候也将其區塊鍊代碼開源了。

前段時間,gartner成員透露說,2016年是無謂區塊鍊項目年。ibm和微軟的區塊鍊即服務工作都很混亂,且再一次錯過了商業案例。集中化的區塊鍊中心,恰恰讓區塊鍊本應解決的信任問題敗走麥城。

在今天已經飽和的區塊鍊炒作區中挑選赢家,是徒勞無功的舉動,因為該領域現在的狀态,就跟1995年時的web極其相似。當時,第一波創新者正開始建立服務,赢取千萬客戶。潛在用例确實存在,但它們目前還沒出現在市場上。

該技術潛力驚人,但或許并不是大多數人所想的那樣。最終,無論新技術還是老技術,都将落腳在業務流程、政策和法規上,來定義我們能從中獲得的改變和利益。

說到新的底層協定,也将取決于共識的取得,且依賴程度會比網際網路早期深得多,因為我們今天更清楚此類技術潛在影響的嚴重性,也就更緻力于讓它正确運作。

作者:nana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