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潼湖生态智慧區規建“科創小鎮”

這一草案目前正在市住建局網站進行公示,市民可檢視詳情并提出意見建議。

發展目标

成為智慧型創新型“雙創”社群

據悉,該規劃草案的适用範圍為:北至現在的英山路北側英光村邊界,東南至謝崗湧,西至英光村。規劃用地面積417.70公頃,規劃配套人口數約3.64萬人。

根據草案,該片區發展目标是:創新發展思路模式,強化自身優勢資源,尊重保護綠色本底,引導創新要素高度集聚,打造潼湖生态智慧區智慧型創新型“雙創”社群;功能定位為:集技術研發、商務服務、智慧生活、休閑旅遊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科創小鎮。

草案提出,該片區是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區新形象的重要表現區域,片區内的任何開發建設活動均應遵循相應原則。比如,要突出本區的自然景觀特色,以人、自然、環境之間對話為主題,利用自然景觀結合特色的城市肌理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發展地區。

城市設計

呈“一心、四界面、四區、多節點”

在城市設計上,該片區将打造“一心、四界面、四區、多節點”的整體結構。

其中,“一心”是整個規劃區的綜合景觀核心,營造一個集文體休閑、商業休閑、商貿展示、購物娛樂等綜合服務為主的生态人文景觀核心;“四界面”包括沿智慧南路的風貌展示界面、沿中央水體的核心服務界面、沿謝崗湧的濱水景觀活力界面、沿縱一路的生态景觀界面;“四區”指四大各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區,分别為大資料産業風貌區、創新小鎮風貌區、綜合配套風貌區、濕地生态風貌區;“多節點”指多個生态遊憩節點與公共空間節點,通過多處景觀節點的設定,豐富生态廊道公共空間。

在道路景觀設計上,将保證街道景觀的連續性、協調性,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公共開敞空間;選擇實用且特色鮮明的行道樹種,合理搭配街頭綠地,形成連續、有個性的街道綠地景觀;街燈等的選擇應美觀、大方,在滿足照度的前提下,以不影響居民的休息為原則,為居民提供舒适、溫馨的光影空間等。

配套設施

片區配建2學校6幼稚園

基礎設施方面,該片區内道路分為四個等級

其中有雙向十車道的快速路——— 智慧南路,雙向四車道的園區主幹道和園區次幹道,以及雙向二至四車道的園區支路

草案還要求建立

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

大型公共建築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20%

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

此外,該片區還規劃有教育、醫療衛生、文體等配套設施,比如規劃新增教育設施包括:

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用地面積5.27公頃,擴建原新星學校為45班九年一貫制學校,獨立占地

國小1所,用地面積2.42公頃,規模為24班,獨立占地

幼稚園6所,其中4所為9班幼稚園,獨立占地;2所為6班幼稚園,獨立占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