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物聯網産業的布局中,優勢和劣勢都在哪?事實上他們已經找了好久的合作夥伴

物聯網,一塊未曾被開發且充滿潛力的新大陸。該領域的廠商們早已對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垂涎許久。在idf 2016上,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就提出了“萬物智聯”這個概念,直指中國物聯網産業,充滿了開疆拓土的自信。

英特爾是怎麼做的?

英特爾作為一家久經不衰的技術公司,他們在物聯網的切入點依然是自己最拿手的産品——晶片。将自己的産品進行小型化以及低功耗化,提高實際場景應用能力,同時适應更多的開發者需求。是以,這并不是轉型,隻是擴充業務罷了。

此外,英特爾推出了平台這個概念,以此加強物到雲的連接配接。這也完全符合了英特爾物聯網産業模式“端到端”的意義。

目前英特爾在做的就是尋找合作夥伴,進而幫助英特爾在垂直領域建構他們的物聯網産業布局。就像《進擊的巨人》中人類的生活處境一樣,英特爾建造了最内層的區域,随着物聯網産業覆寫面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們幫他們建造基于最内層區域的外層牆壁。

然而,看起來别緻的東西不一定好用。

英特爾的困難在哪?

其一,物聯網本身屬于各行各業整體推進的一種産業。這就好像有type-c接口而沒有3.5mm孔的手機一樣,普遍使用者依然停留在沒有優質type-c接口耳機的時代,那麼當他們有視聽需求的時候,他們的體驗能好到哪去?

同理,物聯網亦是如此。物聯網本身是要結合雲、計算、通訊以及物體本身等才能實作高效、安全的使用者體驗,缺少其中一環都是不可行的。從最小的傳感器和晶片開始就需要和雲,和平台有密切的配合。

對此英特爾銷售與市場事業部副總裁兼全球物聯網銷售總經理 斯若玫 (rose schooler)提出了英特爾的三大支柱:

第一個支柱就是好夥伴——通用電氣,英特爾與通用電氣兩大平台之間的資源整合可以提供更完整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第二個支柱就是英特爾自己長期的積累,目前英特爾已經可以自己提供矽、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是定制電路以及可程式設計器件門電路兩者優點的集合)、存儲、實感技術(即real sense)以及安全方面的知識産權。

第三個支柱是水準和垂直方向的結合,斯若玫說

我們一直以來英特爾花很大力氣來推動水準平台面向市場,但是現在我們同樣也是非常大力度地來幫助我們的解決方案在垂直行業中加以利用,因為好的平台能夠在垂直行業中有好的應用的話才能真正地讓人們了解到原來這些解決方案真的能夠給我們帶來商業上的價值

其二則是物聯網本身的涵蓋面廣泛,作為英特爾的客戶亦或者是合作夥伴,更需要的是一種定制化解決方案。#沒錯,幾年前也是這幫人喊着要标準化#

英特爾雖然在提高自身産品以及解決方案的拓展能力,但是隻有深紮垂直内容的專業知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斯若玫也提到英特爾目前需要這麼一種“洞察力”,找到一種高頻率的計算方法,最後實施到實際解決辦法當中。

其三,我想來想去,英特爾的布局的确是生态鍊,可是這好像不是一個閉環啊。那問題就來了,資料怎麼辦?物聯網産業中,資料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甚至都可以說資料就是物聯網的前提。

現階段英特爾采取的方法是設立專門負責資料中心、專門負責物聯網、專門負責互聯客戶等等各種。但是這種組織結構面對英特爾“萬物智聯”這種涉及多行業多領域的處境時,一旦不能及時補充一定量級的人手,那麼這些解決方案的可實施性将會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行業領域的涉及面變廣時,資料類型也會變得更複雜。英特爾要将這些雜糅在一起的資料重新整合調配,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對此,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說到:

萬變不離其宗,英特爾的做法是提供一個好的架構,在這個架構或者基礎上讓相關方面可以進行嘗試,使得他們有更好的能力來創造出一個新的應用,也可能就是一個王牌或者殺手锏的應用。我們稱之為一個完整的良性的在物聯網環境下的循環。

其四,就是在中國的本土化。中國物聯網産業的固有屬性和國際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斯若玫說,2015年物聯網相關的收購和合并達到了210億美金,但是這些項目大多都是圍繞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的。然而,這兩個市場在中國的地位其實都是波動走勢,大多數行業從事者對它們都是持有保留态度。

中國物聯網産業最被看好的是智能物流和智能交通,不過也可以把正處于漸進式增長的智能環保也算入其中。好在英特爾自從有了mobile eye和bmw這兩位合作夥伴後,智能交通的領域一直是他們的重中之重。但是另外兩個行業,英特爾并未曾透露太多相關内容。

其五,雲和平台都是英特爾的,但是連接配接消費的物是合作夥伴的,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包括威脅人身安全以及資訊洩露,責任該歸在誰頭上?#是不是有點像無人駕駛,出了問題誰背鍋?#

這也是多合作方的弊端,一環緊扣一環,責任也是以而蔓延到了一些看似不相幹的地方。當然,這種事後服務不應該發展在技術創造之前,因為對這些事物的考慮和擔憂會嚴重阻礙技術的創新。

英特爾的優勢在哪?

英特爾于1968年成立,至今已經快50歲了。它的技術積累在行業内也屬于佼佼者,站在這位技術巨頭前,光是聽到那熟悉的“燈,等燈等燈”就能感到非常可靠。這就是時間沉澱還來的群衆基礎。

這些年來英特爾逐漸也在向ot行業靠攏,讓它成為一個更加人性化的公司。#實際上ot公司比英特爾這種it公司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英特爾目前獲得了5g的認證,意味着他們将是5g未來的參與者之一。通過5g的早期加入來在物聯網窄帶寬的大環境下建立标準,進而實作和整個生态鍊的合作,這正是他們想要做到的。對此,

斯若玫如此說到:

我們可以說的是我們要確定能提供高效的無線的低延遲率的窄帶的和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給市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