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省促進大資料發展:變分散式管理為統籌集中式管理

建構“一人一檔、一組一檔、一物一檔、一事一檔”大資料平台,變分散式管理為統籌集中式管理——

彙聚共享,讓政府資料“增值”

東南網8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賢偉) 要是有這樣一個平台,能彙集政府各部門各行業的運作資料和來自網際網路的相關資料,建立經濟運作預測模型,那麼,實時掌握經濟運作形勢、預測經濟發展趨勢、預警經濟運作潛在風險,就會更準确高效。這一切,依靠大資料,便可實作。福建,正向着大資料發力。

日前,省政府正式出台《福建省促進大資料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省将初步形成以大資料為核心要素、以大平台為營運支撐的産業叢集,大資料将成為又一新興産業。

到2020年,大資料在關鍵領域的應用,亦将基本建成,首先是政務工作。

“現有政府資料資源的管理,實行‘誰采集、誰占有、誰管理’,已制約大資料的形成和開發應用。”省發改委數字福建規劃處處長施友連說,“現在,是要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和網際網路管道,實作全周期、全樣本、全方位采集,提高采集資料的完整性、精細度和時效性。”

是以,根據方案,我省将建構“一人一檔、一組一檔、一物一檔、一事一檔”大資料平台,推動政府資料從分散式管理向統籌集中式管理轉變。在政務資料彙聚平台上,省市之間縱向彙集,部門之間橫向集中。

彙聚共享,可以讓“沉睡”的政府資料增值。“通過充分開發應用,能避免資料浪費和流失,産生新價值。”施友連認為。

圍繞資料共享、開放開發,方案提出,推進部門通過政務資料彙聚平台擷取共享資料,減少資料重複采集;推動政府資料向社會開放,通過普遍開放和授權開發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資料查詢、應用接口、資料下載下傳等服務;鼓勵企事業機關融合政務資料與社會資料,開發新的資料産品。

“政府大資料的應用,将改進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形成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施友連表示。

方案明确,在政府精準化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環境監測、市場事中事後監管、政府宏觀決策五大領域,以主動化推送、個性化服務、精準化管理、科學化決策、預警式應急、協同式監管等形式,開展大資料應用。

前不久,省發改委已釋出數字福建重點領域大資料應用服務需求,涵蓋社會信用體系大資料、經濟運作監測大資料、環境保護大資料、市場監管預警大資料等15個方面,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邀請企業來閩開發并提供應用服務。

“不同于小資料應用着眼于實作業務流程,大資料應用将實作政務工作能力水準的提升,為建設國家現代治理體系提供關鍵支撐。”施友連說。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