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作者:南方周末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互相關聯,在人類和動物之間自然傳播的疫病。

其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螺旋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真菌、寄生蟲等。研究資料表明,人畜共患疫病不僅頻繁發生,而且呈現上升的趨勢。

本文通過介紹人畜共患病的定義、分類、傳播途徑,總結了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從古老的鼠疫、狂犬病,到近年來肆虐全球的瘋牛病、口蹄疫和炭疽,疾病在動物世界傳播的同時,也威脅着人類的健康乃至生命。最近暴發的高緻病性禽流感再一次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即使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的健康環境仍然十分脆弱,始終要警惕“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布魯氏杆菌病在人間感染率明顯呈上升趨勢!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介紹,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病原體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的疾病”。國際文獻記載的人畜共患病約有近200種,其中的幾十種曾引起大規模的傳播。其中,曾造成大規模流行、死亡率較高的有鼠疫、黃熱病、艾博拉、狂犬病、艾滋病、結核病、炭疽、森林腦炎、口蹄疫、瘋牛病等10多種。有些疾病迄今人類還無法攻克。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1 、按傳播類型進行分類

(1) 直接傳播

病原在脊椎動物和人之間通過直接接觸媒介動物或者污染物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不發育甚至不繁殖。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炭疽、布氏杆菌病、結核病、類丹毒、鈎端螺旋體病和旋毛蟲病等。

(2) 循環傳播

病原為完成其循環性生活或發育史,需要有一種以上的脊椎動物,但無需無脊椎動物參與。如人的縧蟲病和棘球蚴病。

(3) 媒介傳播 在病原的生活史中需要有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共同參與,在無脊椎動物的體内繁殖,完成一定的發育史,經過一個潛伏階段才能傳到另一脊椎動物宿主。如傳染性腦炎、血吸蟲病等。

(4)腐物傳播

病原需要一種脊椎動物宿主和一種非動物的滋生地或儲存地,如土壤、污水、私聊、植物等。比如肉毒梭菌中毒、各種真菌病和蠕蟲蚴病。

2、按病原宿主進行分類

(1)獸源性

病原的宿主為低等脊椎動物,人類患病主要是受動物的感染。如狂犬病、炭疽、禽流感、h1n1流感等。

(2)人源性

病原的儲存宿主是人,動物患病主要來源于人。如人的結核、a型流感等。

(3)互源性

人和動物都是病原的儲存宿主,在人和動物中都可流行,人和動物間互相感染。其特點是病原的宿主譜很廣,傳播途徑多,大多互為疫源。

3、 按病原體種類進行分類

由細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豬丹毒、結核病等。

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用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狂犬病、口蹄疫等。 由衣原體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鹦鹉熱等。

由立克次氏體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恙蟲病、q熱等。 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念珠菌病等。

内寄生蟲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如弓形體病、旋毛蟲病、縧蟲病等。其中:屬于原蟲有弓形體、肉孢子蟲、隐孢子蟲;屬于吸蟲有東畢血吸蟲、肝片吸蟲、中華雙腔吸蟲、衛氏并殖吸蟲、華枝睾吸蟲;屬于縧蟲有豬囊尾蚴、棘球蚴、多頭縧蟲、牛囊尾蚴、犬複殖孔縧蟲、微小膜殼縧蟲;屬于線蟲有旋毛蟲、弓首蛔蟲、腎膨結線蟲;蠅蛆有羊狂繩蛆。

其中,有些病原體在動物間保持延續,在一定條件下傳播給人,但在人之間不會引起傳播。如旋毛蟲病、狂犬病、森林腦炎等;有些病原體主要依靠人延續世代,如阿米巴病、人型結核等;有些人畜共患病,人和動物可以互為傳染源,如血吸蟲病等;真性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則必須以人和動物作為終宿主和中間宿主,如豬縧蟲病等。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1、通過唾液傳播

如患狂犬病的貓、狗,它們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當貓狗咬傷人時,病毒就随唾液進入體内,引發狂犬病。

2、通過糞便傳播

糞便中含有各種病菌這是衆所周知的。結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門氏菌病等的病原體,都可借糞便污染人的食品、飲水和用物而傳播。大多數的寄生蟲蟲卵就存在糞内。鈎端螺旋體病的病原是經由尿液傳播的。

3、通過空氣傳播

有病的畜禽在流鼻涕、打噴嚏和咳嗽時,常會帶出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氣中形成有傳染性的飛沫,散播疾病。

4、通過被毛和皮屑

畜禽的全身被毛和皮膚垢屑裡,往往含有各種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們有的就是某種疾病的病原體,有的則是疾病的傳播媒介。某些寵物愛好者如果不注意個人防範,任意與動物擁抱、親吻、食同桌、寝同床,是有可能從它們身上染上共患病的。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1、做好監測工作

動物的人畜共患病監測工作主要由獸醫部門來完成。實踐證明,做好動物的人畜共患病監測工作,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人畜共患病的發生與流行。如布氏杆菌病和結合病在畜間及早監測,淘汰陽性畜,能夠減少人和畜的釋出率。

2、控制和消滅感染動物

對檢出的感染動物及其産品,必須按國家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按照政策及時合理進行補償,及時消滅病原。

3、 檢查和治療人群中的病例牧民、飼養員、獸醫、動物性食品加勞工員、衛生防疫人員、地質工作者和軍隊有關人員以及從事實驗室的醫學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高危人群,他們應該作為衛生監測的主要對象,一旦受到感染應及時予以治療。

4、 切斷由動物傳染至人群的途徑

消滅媒介動物,加強人畜糞便及動物廢棄物的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搞好飲水、食品的衛生監督是切斷由動物傳染至人群的重要措。

5、 提高免疫力

給人群和動物群進行免疫接種,提高人畜的抗病能力。

6、改變人類健康生活習慣,防制人畜共患病

在人畜共患病中,動物主要借助唾液、糞便等途徑将病原體傳播給人,有病的動物在流鼻涕、打噴嚏和咳嗽時,也會傳播病毒或病菌,并在空氣中形成有傳染性的飛沫。另外動物的毛和皮膚垢屑裡含有的各種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有些是疾病的傳播媒介,有些本身就是某種疾病的病原體。

一些野生動物體内雖長期寄生病毒、病菌,但已經對其具有免疫抵抗能力,并産生相應的抗體,是以雖然是病毒、病菌的攜帶者,本身卻不發病或不病死。人類長期生活在優越的自然環境中,對抗病毒的能力十分低下,當病毒、病菌在人類獵捕、食用過程中進入人體後,人類因為缺乏抗體而毫無免疫能力,感染後往往病情嚴重。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當身上皮膚有破損時,特别要注意防止從動物身上感染上病毒或病菌;

在動物養殖場中,人類生活區要遠離動物飼養區;

寵物愛好者要學習一些有關人畜共患疾病的知識,定期讓寵物進行某些疾病的預防接種;

同時要意識到與寵物擁抱、親吻或者同桌吃飯、同床就寝等過分親熱的行為都是不衛生和有害的;

在被懷疑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時,要立即求醫救治;

飲食上要講究衛生,選用經過檢驗的乳、肉、蛋等食品,并提倡吃熟食。

對各種人畜共患病進行控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嚴防某些疾病的暴發和越境傳播。隻有這樣,才能将人畜共患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施進文: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一、人畜共患病的定義 二、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三、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途徑 四、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原則及防控 由于職業等原因與動物接觸頻繁的人,要經常注意個人的衛生防護:

施進文,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86年7月畢業于甯夏農校畜牧獸醫專業,并配置設定到同心縣獸醫站工作,2004年取得進階獸醫師技術職稱。在生産第一線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30年。2006年至今,連續被甯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聘為自治區專家服務團成員,2014年納入自治區“三區”人才隊伍,開展技術服務。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

如你需要釋出供求資訊,請關注nydsc889,或者點選下面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