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作者:阿瑞瑞爱剪辑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曾经听说过,切糕是非常贵的,切糕的价格也是不断的被网友调侃,有的人说多年前吃了一小口,现在还是在还“糕利贷”。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不免从中可以看到切糕的价格,曾经让大家也是望尘莫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良商家的减少,切糕已经开始“明价”卖了,直接就是明码标价一两5块钱,为何还是没人买呢?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于是就有游客表示,虽然价格看上去很低,但是还是怕有“套路”,究竟是什么套路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我国的美食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菜系,我们到了国内的哪个地方旅游,就会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大多都是当地的特产。就比如河南地区的烩面,广东的煲仔饭,新疆的切糕等等,这些美食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到那里必须要体验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些美食小吃,已经成为了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旅游的一个特点。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不过并不是所有地方的小吃都会受到游客们的欢迎,有的特产大家吃不习惯也很正常,而有的特产大家也不是吃不习惯,在网络上它成为了吃不起的一个存在。它就是切糕,其实切糕这个东西在新疆并不是叫切糕,而是名为玛仁糖,是一种特别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其中选用核桃仁、玉米、葡萄干等水果以及坚果,使用新疆维吾尔族人采用自家的传统方式,熬制成的一种糖品。可谓是浓缩机精华之所在。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而且这样的事物其实源自于丝绸之路的期间,因此长途跋涉的行走,就需要这种能够长时间保存的食物,浓缩而成的一种糖品,就像是我们现在吃到的压缩饼干。毕竟里面充满了身体需要的糖分以及水果中的营养物质,因此在古时候商人在走丝绸之路的时候,就可以食用此物。不过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非常好的东西开始贩卖至全国的时候,由于部分不良商贩不断的哄抬物价,导致新疆切糕的名声逐渐下降,甚至成为了大家“吃不起”而且不敢买的东西。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然而如今一些切糕商人,为了让大家放心购买,也是开始对切糕“明价”推出,在摊位前直接标出了价格,有的是一两5元,有的是一两4元,这样的价格可谓是比之前便宜多了。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已经明码标价了,却还是没有多少游客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只有买过一次就知道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于重量的观念是比较小的,我们可能会发现,家里老一辈人用手称一称,都能够感受出货物有几斤几两。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可能就观念意识就没有这么强了。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一开始听到一两5元,可能感觉是比较便宜的,但是这时候就容易被“套路”了,何为套路呢?我们之前也讲到了,切糕可谓是浓缩到一起的,因此有时候被切下来一片,其重量就有可能不是按两来计算重量的,很有可能论斤。尤其是我们对于重量的观念没有那么强,如果直接被“套路”切了一大块,一两5块钱,可想而知,一大块要是有两斤,价值多少钱可想而知。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而且大多数情况我们都知道,你想要多少,并没有多少概念,而且是商家自己主动来切,因此具体切多少,就比较难控制。切下来的切糕又很难粘回去,更别说退给人家了。因此到时候付款的时候,可能心又在“滴血”了。尤其是遇到比较黑心的商贩,起初怕你吃不饱,直接切了四、五斤,再加上手一抖,瞬间口袋中的钱就瞬间消失了。于是就有很多游客表示,就怕有套路。不过大家想吃,其实可以从网上或者超市等比较权威安全的地方购买,都是明码标价,要多少切多少。对此,你有何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点赞转发,以及留言关注哦!我们下期文章再见!

切糕开始“明价”卖了,一两5块为何还是没人买?游客:怕有套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