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甘肃阿克塞:民族节庆盛会被“众享”一个不少呈“团圆之美”

作者:海外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社甘肃酒泉10月13日电(记者冯志军)"羊群中将狼群吃掉,兄弟们与骑马、和谐、食相统一。"几十年来,这句古老的哈萨克谚语在甘肃省酒泉市的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得到了反复的证实。无论是哈萨克古尔邦节、纳乌肉节,还是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成为各族的"公共享受"。

10月中旬,青藏高原北缘这个约1万人口的县城最低气温已经降到冰点以下,清晨瑟曦寒风的街道上,犹如严冬。漫步在县城,路两旁难得一见的交通散布在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中,而在一座巨大的钢混水泥建筑中,哈萨克"毡房",伴随着冬日的歌声不隐约拉动,不断悠扬。

甘肃阿克塞:民族节庆盛会被“众享”一个不少呈“团圆之美”

图为10月12日阿克赛县红柳湾金山附近的办公场景。摄影:冯志军

这是阿克赛县红琉湾乡的金山社区民族团结活动中心,为鼓励和引导当地"民族团结一族"的传承和推广,特意设置了可容纳数百人集体互动的毡房式礼堂。有兴趣的人也可以走上小舞台进行才艺表演。在大厅一侧的巨墙上,有56个民族在中国的"二维码介绍",一个也有很多"团聚之美"。

63岁的相机,在做她的工作的同时,没有忘记请几个老朋友带着他们的冬天不拉和其他乐器来。根据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次完成工作后,他们都要"毡房"大厅里拎着歌舞一会儿才离开。如果她遇到远方的客人,她会讲述哈萨克人发展的快乐故事。

甘肃阿克塞:民族节庆盛会被“众享”一个不少呈“团圆之美”

图为阿克赛县红琉湾乡金山社区民族团结活动中心的"国家二维码墙",也呈现出"团聚之美"。摄影:冯志军

"文化活动是亲近人的最佳方式,每逢全国节日,社区都会组织各种文化文化交流活动,各族居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聊天,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加深各族居民之间的友谊。阿克赛县红琉湾镇金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滔滔马纳蒂告诉新华社。

居住着汉族、哈族、回族、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哈尼族等9个民族,共有1107户3320人社区,常年由270人组成的民族团结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活跃,他们深入社区建设网格,宣传国家政策,收集民族团结信息和舆论。

甘肃阿克塞:民族节庆盛会被“众享”一个不少呈“团圆之美”

图为10月12日,一个哈萨克斯坦家庭在阿克赛县民族新村的时尚别墅里享受派对场景。摄影:冯志军

古力马纳蒂说,金山社区工作者是"百事可乐"的民族政策,新员工必须经过严格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培训才能正式投入工作。通过了解群众的感受,总结公众反映的强烈问题,调解水管堵塞、屋顶漏水、装修噪音干扰等矛盾百余种,近年来,没有出现重大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纠纷。

事实上,以上只是阿克赛县民族大团结的一个缩影。当地一名退休干部恩特马克(Entmark)仍然记得母亲告诉他的一个故事:她出生在一个艰难的分娩中,当他被送往医院时已经死亡,家人急于团聚。当时,在场的医务人员有哈萨克族、汉族、藏族、回族,大家输氧、输血、全员抢救。孩子终于成功出生,母子俩安全熬过了危险时期。

在住院期间,恩特马克的母亲没有奶水,孩子饿着肚子,日夜哭泣。在医院内外进行母乳喂养的年轻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轮流喂养Entmark,帮助新生儿度过生命的早期阶段。在那些日子里,恩特马克吃的是哈萨克人和汉人的牛奶。后来,为了记住这段友谊,家人给他起名叫"团结"。

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始建于1954年,位于甘、清、新三省(区)交汇处,是全国哈萨克三个自治县之一,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民族,常住人口10.9万人,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37%。

"在哈萨克人眼里,没有乞丐的说法。阿克赛县国家博物馆的一位翻译说,按照哈萨克的传统,当"生活在一个没有地方住吃的地方"的人寻求帮助时,无论哪个民族,他们都会敞开大门来款待,即使他们从游牧的毡房搬到定居点建筑,这种习惯也没有改变。(完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