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作者:火与铁

抗战时期有大量的国外武器在国内参加抗战,中国人给这些武器都起了非常贴切的外号,其中手枪有“一枪二马三花口”,这三种手枪都是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其中“一枪”和“三花口”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二马”由虽然也是由勃朗宁设计却是柯尔特公司生产,今天主要讲一讲“二马”即柯尔特M1903手枪。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M1903手枪

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M1900手枪在国际上打出名头后勃朗宁开始设计新的一款自动手枪,1902年他又申请了一项新的手枪专利,即未来的勃朗宁1903式手枪。

在M1900半自动手枪出现前美国一直是左轮枪的天下,一直在生产左轮枪的柯尔特公司在察觉到半自动手枪的市场后紧急制造了M1900.38口径(9毫米)手枪,但是相比较FN公司的M1900头3年年产量超过10万支及总产量72万余支的佳绩,柯尔特的M1900手枪总产量不到5000支。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柯尔特M1900

柯尔特在FN公司M1900销售额的刺激后又再向美军推销.45口径M1900手枪失败,但是柯尔特察觉到美军依然需要一款小型半自动步枪,恰逢此时勃朗宁新枪设计获得专利,柯尔特立刻和勃朗宁接触并签订了合约,甚至在合约前柯尔特公司就已经建立了生产线,1903年6月第一批样枪问世,同年8月首批柯尔特M1903式7.65mm半自动手枪上市销售。

M1903结构与M1900十分相似但是更加简洁,外形上比M1900的精巧要肥厚一点,但是握感更好;扳机上增加了一个击锤使用时更加安全,口径采用0.32口径(7.65毫米),拆卸时只需要将套筒拉到最后再将枪管旋转90度就可以;该枪加工工整,横平竖直,线条流畅,足见当时美国机械加工业有了长足进展。M1903手枪外观主色是铁黑色,抛壳窗镀铬呈白色,塑料握把护板为咖啡色,其上的圆形COLT“小马”旗标又是银色的,这有一种铁骨柔情的设计美感。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柯尔特M1903

柯尔特M1903手枪是勃朗宁结合了此前设计的多款手枪的优点,在当时该枪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和两个世界第一,第一个就是最安全的手枪,该枪采用三重保险方式:手动保险、弹匣不到位保险、握把保险;第二个就是最方便保养的手枪,该枪的分解结合不需要任何工具;该枪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握把保险的手枪及第一支采用内藏式击锤的手枪(内藏式击锤可以避免钩挂衣物,适合作为贴身武器)。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柯尔特M1903内藏式击锤更适合作为自卫武器

柯尔特M1903上市后,以性能可靠、外形美观、工艺精美、威力适中饱受好评,不仅民间在抢购,连警察也有购买从而打破了美国警界左轮手枪一统天下的局面。

柯尔特M1903式手枪最早出现在中国始于上海,当时一些美国冒险家来到上海,将其随身携带的M1903送(卖)给他们的中国“朋友”,由于柯尔特M1903手枪的枪身和握把护板上都刻有柯尔特公司嘴含标枪小马的工厂标志,因此国人将其称之为“马牌撸子”。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马牌撸子”的绰号来自把手上小银牌上的厂标

20世纪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向柯尔特公司定购勃朗宁M1903手枪装备租界警察;同时上海市政府也购买了勃朗宁M1903手枪装备上海警察,这是勃朗宁M1903手枪第一次在中国大量购买的记录。

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海州组建税警总团,因为宋子文是典型的“美粉”所以税警总团成立之初装备的轻武器均是美械,军官配备的自卫武器就是勃朗宁M1903手枪。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在宋子文的推荐下向柯尔特公司购买了勃朗宁M1903手枪,这些手枪装备中央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因此勃朗宁M1903手枪主要配备于军警两界,社会上该枪并不流传。

比利时FN公司也有生产了M1903,口径9毫米,但是销量不佳。

“二马”——勃朗宁M1903手枪

FNM1903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