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疫她力量|博罗驰援武汉护士:“这里有樱花,我不怕”

作者:博罗发布

来自博罗县泰美镇新塘村的蓝颖没有想到,第一次来武汉不是为了旅游,而是治病救人。

1990年蓝颖是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护士,也是惠州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参与支援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

战疫她力量|博罗驰援武汉护士:“这里有樱花,我不怕”

武汉曾是蓝颖盼着去旅游的城市。如今,这里的樱花开了,每天从医院到宿舍两点一线的她却没有机会好好欣赏。“武汉生病了,作为医护人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里有樱花陪我,我不怕。”

“今天下午直飞武汉,你愿意吗?”

蓝颖至今仍然记得自己接到驰援武汉通知时的场景。2月15日上午8时12分,刚上完夜班做好交班工作的她,就接到科室领导打来的电话:“今天下午的飞机,直飞武汉,你愿意上前线吗?”

尽管有些突然,但早已报名的蓝颖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去!”当时,距离出发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她匆忙赶回宿舍时,却发现同事们正在手忙脚乱地为她准备物资,吃的、用的应有尽有,物资上的无微不至,让蓝颖后来在方舱医院甚至有了“哆啦A梦·颖”的称号。

“哪里有剪头发的,现在,非常急!”,出发前,蓝颖连忙剪了一个“最特别”的发型,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她先是把头发剪短,后来发现旁边还是有很多碎发跑出来,就决定把后半部分头发全部剃掉。“如果不是因为去支援武汉,也不会剪这个发型,也是我这辈子以来最短的一次头发,以后可能也不会剪了,这个经历对我而言将毕生难忘。”蓝颖笑着说。

战疫她力量|博罗驰援武汉护士:“这里有樱花,我不怕”

由于事发突然,蓝颖的父母没来得及为她送行。接到蓝颖的报备电话,他们起初是担心与害怕,但最终还是决定支持,再三嘱咐她要注意保护自己。

蓝颖的妹妹蓝瑶前来为她送行,她同样是一名护士,对于姐姐的选择她很支持,姐姐出征当天,她在朋友圈中写道,“一直以来都很勇敢,这一次也不例外。她是我爸爸捧在手心里的宝,愿疫情早日结束,把她平安健康的还回给我们。希望疫情结束,国家可以发她一个老公。”

出发当天,父亲写了一首题为“抗疫感怀”的诗——“身裹几层披护甲,终日忙碌眼中花。逆行救患冲前线,不胜病魔不回家。”入舱上岗以来的这段时间里,不爱多说话的他,每天晚上都坚持与蓝颖视频电话。

战疫她力量|博罗驰援武汉护士:“这里有樱花,我不怕”

首次进舱花1.5小时穿防护服

驰援武汉以前,蓝颖并未接触过感染病区的工作,因此对于穿脱防护服等没有经验。尽管经过前期训练,2月16日,进舱第一天,她还是花了接近1.5小时才穿上防护服,她反复检查,担心自己有暴露。穿上防护服后,她和队友很难从外形上判断对方的身份,于是,他们在对方背上、胸腹部以及手肘写上团队名称和名字。

进舱后,蓝颖被分到了分诊区,待对班的老师详细说明工作流程以后,她开始为患者测体温、问病史、填写表格……一分钟也没有停下来过。

战疫她力量|博罗驰援武汉护士:“这里有樱花,我不怕”

在分诊处工作的蓝颖需要接收整理前来就医的患者信息。在平时,分诊处的工作并不算复杂,可是当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防护口罩后,即便是简单的核对表格信息都变得困难起来。“由于护目镜起雾,表格信息很多,总是会看不清内容”,由于语言不通,她总是碰到和武汉籍患者“鸡同鸭讲 ”的情况。然而,面对这些情况,患者不但没有埋怨,还鼓励她说:“那我慢慢说,尽量不用武汉话,你们太不容易了。”

对于患者的理解,蓝颖深受感动,“患者没有因为排队等候、重复询问信息就埋怨否定我们,而是给了我们理解、包容和鼓励。抗疫期间,融洽的医患关系让我们深感欣慰。”

来了武汉以后,蓝颖的朋友们常常问她,“你怕吗?”“武汉很美,这里有樱花陪我,我不怕。”她总是这样回答,“武汉生病了,作为医护人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在这里,我们不能出去,但是一想到春天来了,武汉樱花开了,我就很开心。”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