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作者:枕猫

在中国文学史上,每朝每代都有其一种标志性的文学体裁。其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诗经》,汉代流行“赋”,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我国文学瑰宝。到了明清两朝,虽然诗歌亦然盛行,可是在这两朝之中又出现了一种长篇的白话文体例的文学体裁——小说。

如今推崇的很多古代小说,甚至是我国的四大名著都出自这个时代。其中一种是像《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演义小说,主要古代历史时期的战争与文化。另外一种则是民间通俗小说,其中民间通俗小说最为盛行的时期便是清末。

当时很多清末文学作者,经历都非常丰富。甚至有些都是县级省级官员,也有一些落地的穷儒不满当时的社会制度而写下一些讽刺的文字。现在看来都成为了了解当时社会情况和老百姓生活的宝贵材料。

而今天笔者要介绍的,就是一部反应当时清官之害的通俗中篇小说《老残游记》与其作者刘鹗。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老残游记

很多没有读过《老残游记》的读者会理解不了。人们都希望政治清明,没有贪腐。在受到冤屈的时候呼唤青天大老爷来主持公道,那为什么说清官还会害人呢?

其实古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到了清代已经和刚刚使用科举制时不一样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确实可以选拔出非常优秀的官员,是因为当时考科举需要拥有通才。从治国安邦到攻守骑射,从调剂民生到刑狱断案,唐代的官员最起码得有一样拿的出手。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刘鹗像

但到了清朝则不然,由于沿用明代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很多读死书的庸人被选为一方父母官,甚至有些官职是通过用捐官的方式买来的,这就不能完全保证官员的执政执法能力了。

而且做官清廉只是心态上和行为准则上的约束,官员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这不但没有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的民生困难,反而造成了非常多的疾苦甚至是冤假错案。

《老残游记》就是批判这种只关注官员精神和行为建设,忽略官员能力的现状。他批判了晚清时期社会腐败,揭露所谓的好官清官的很多罪恶,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时的官员制度和统治支柱。

小说情节往往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自己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的经历也是这样的,他之所以写小说批判这些无能昏庸的清官,实际上也和他在清末做实业受到一些旧儒排挤有很大关系。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清末官僚

刘鹗,晚清时代出名的通才,可以说是阅历丰富。他精通非常多门学科。在考古、文学、算学、医道、水文等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专家。而且还是清末非常著名的哲学家、藏书家、音乐家。

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清末时期刘鹗参与过实业救国事业。他能够辨认甲骨文,同时还在山西开过煤矿。当然撰写《老残游记》是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一笔。

刘鹗就是出身官僚家庭,江苏丹徒人,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年轻的时候无意考取功名,后来曾经在山东巡抚和河道总督处做幕僚,治理黄河工程。

清光绪十五年四月,刘鹗带着手下人等进入山东,在山东的很多地区游历并绘制《豫直鲁三省黄河地图》送到皇帝面前御览并且将此图留在皇宫中。而且他还曾经编著了《治河五说》和《治河续二说》等水利学术专著。

次年三月开始在济南治理河务,任当时的黄河下游提调官。当时山东汛情非常严重,一到时间,黄河周边200多个村落总是被淹。刘鹗就在当时的利津县和蒲台县修筑大堤,保证了周边村庄的庄稼收获。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黄河汛情

甲午战争宣告失败之后,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大清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也走上了维新的道路,康有为谭嗣同等有识之士鼓动官员变法革新,此时的刘鹗也在其中。

当然谭嗣同被杀时刘鹗并没有受到牵连。他一直想办法帮助当时的清政府变法图强,以“治国莫重于养民,为政莫先于立本”的思想奔走在戊戌变法的道路上。在《抱残守缺斋》中提到刘鹗变法在山西遇到了一些困难,让他吸取了非常大的教训。

于是在河南时,他的业务相对来说就顺畅了许多。正是因为他的低调行事,朝廷很快批准了在焦作开设煤矿的批文,而且得到了意大利公使作保。不仅参与修订了焦作煤矿的操作章程,更是参与到煤矿的实际管理当中。为实业救国做出了贡献。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焦作煤矿

但是这一切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确实“商人所为”,颇让人不以为意。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依然保守的存有“士农工商,商为之末”的陈旧思想。

所以当刘鹗写《老残游记》时,也带着为中国实业救国失败的命运惋惜和富国热情被无情浇灭的痛苦。小说里的主人公老残其实就是刘鹗自己的化身,书中写满了对整个官僚系统的失望。

虽然刘鹗痛恨清廷的官僚体系,但是他依然政治思想过于保守,对于当时国内交困的政治形势观察不够。对于身处那个时代的他来说能够想到实业兴邦已经是非常先进和有见识的举动了。所谓不以结果论英雄,刘鹗虽然在经商之路上归于失败,但还是能够体会民间的疾苦。

庚子事变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当时国内南北交通被阻断,北京因为粮食断绝而陷入全城饥荒的困难境地。为了能够赈济灾民,刘鹗当时筹集了大笔资金进入北京,买下了沙俄部队准备放火烧掉的全部粮食和放粮的仓库,然后赈粮或平粜的方式放粮赈灾救济灾民。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八国联军侵华

刘鹗的亲家罗振玉在《五十日梦痕录》中记道:“联军入都城,两宫西幸,都人苦饥,道殣相望。君乃挟资入国门,议赈恤。适太仓为俄军所据,欧人不食米,君请于俄军以贱尽得之。粜诸民,民赖以安。君平生之所以惠于人者,实在此事。”

可见其实刘鹗当时并不是真的想要私卖粮食,而是真心救灾保民。

这一行为让刘鹗失去了在经商时留下的所有财产,不仅如此后来朝廷不但没有给他褒奖,反而说刘鹗勾结洋人盗卖皇粮,被朝廷充军发配新疆。

当时清朝政府的档案记载着:光绪三十四年从六月到七月的十九天里,清政府非常重视对于盗粮案件的重视,参与审理案件的从慈禧太后到军机处等中央机构无不是清政府掌握实权的。

当时刘鹗人在南京,被两江总督抓捕,然后坐船押送到汉口,随着湖广总督特派押送,再经由河南和陕西最后到达乌鲁木齐。刘鹗一路饱受苦难,身染疾病。最终在第二年病死在乌鲁木齐(当时叫迪化)。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刘鹗

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刘鹗曾经上书朝廷修建铁路,主张在山西开设煤矿实业救国,后来因为放粮赈灾的事情被称为“汉奸”。可见中肯的描述了刘鹗的整个人生历程。

笔者在文章最后要感叹,人总是在当下的思维方式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清末的时候,政府昏庸无能,官吏严酷腐朽。没有人真的看到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会被外国列强欺凌,也没有人认识到时代潮流的改变。

清政府虽然是整个中国君主专制王朝的最末端,但是依然摆脱不了农业革命之后以农为本的基本思维方式。而那时的全球其实都处在资本萌芽阶段,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效率。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国家,其生产力的提升根本是清朝时代的中国完全想象不了的。光靠商人们进行实业救国根本就是邯郸学步之举。也改变不了所有中国人被尘封了数百年的固化思维方式。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最后的归宿

清末百姓

所以刘鹗的实业救国虽然心有余,但力不足。再说“汉奸”其实从各方面的记载上看,并不是真的。刘鹗的从八国联军手里买粮赈灾的做法其实是为了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躲避天灾人祸,清朝官方所评定的“汉奸”并不是本质上的卖国。

老残游记 插图珍藏版 ¥35.8 购买

《老残游记》中所批判的酷吏之害的说辞,其实有点像《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们的思维方式。被逼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其实并不是像方腊一样真心反叛朝廷,而是通过落草为寇的方式代大宋朝廷处置贪官污吏,所以宋江当时在梁山上挑起“替天行道”的旗帜。

替天行道,那就是还承认天是对的。而刘鹗也是如此,他并不认为清政府从根上起有问题,反而觉得是清朝的那些官吏的问题。从小说矛盾的中心便选错了批判的方向。

当然时势造英雄,刘鹗作为治理黄河的功臣,救济灾民的实业家,功绩自然也是可圈可点的。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刘鹗的归宿也是那个落后时代的归宿。

前有曹雪芹,后有刘铁云——周汝昌

如果你想透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品味刘鹗的人生,就一定不要错过《老残游记》这部小说。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