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鹗:通才利民眼光超前,被讽反腐作家也腐败,留下身后一声唏嘘

作者:昌达文化课堂

刘鹗的人生颇富传奇色彩。作为一个文人,他不好圣学,而喜好各种各样的杂学,无论是看相、数学、治河之方,还是医药、音乐、词章,无不精通。他随父亲赴任河南时,与当地江湖人物多有结交,长了不少见识。刘鹗原本就不喜欢圣人之学,社会经验增长之后,就更加讨厌。因为他认为那些书斋里的学问,在面对现实的千变万化时常常显得无力。

后来他去南京应试时,居然临阵脱逃,足见他对科举的厌恶。名落孙山之后,刘鹗索性绝了科举之念,开始走经商之路。

这条经商之路走得坎坷。他先是在淮安开了一家烟草店,后又去扬州开诊所,最后在上海办印刷书局。虽然四处奔忙,勤恳辛苦,却什么也没干成,这一段经历可算作日后刘鹗办实业的先声。关掉最后一家店,正在踌躇蹉跎之际,黄河发大水了。

听到这个消息,刘鹗来了兴致。他的父亲刘成忠十分长于河工之学,刘鹗继承父学,且加上自己的实地考察和潜心钻研,因此对治河颇有自信。当时报纸上有不少关于黄河决堤的报道,村子农田被毁,民众受灾严重,刘鹗深切体会到治理黄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当即开始着手准备。

刘鹗:通才利民眼光超前,被讽反腐作家也腐败,留下身后一声唏嘘

细致考虑之后,刘鹗花钱捐了个官职,以求在治河一事上获得名正言顺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刘鹗不是迂腐不懂变通的文人,而是有志于创办救国实业的文人,他深知为了成事,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花钱捐来的官职,他顺利地办成了事,修好了河道,达到了保家安民的目的。当时的治河总帅吴大徵因治河有功升了官,顺便也推荐了刘鹗。再加上刘鹗根据治河的实际经验,写了几本论治河之道的书,因此受到朝廷青睐,“征试于京师,以知府用”。

刘鹗无意做官,原本他治河就不是为了入仕,而是为了救民、养民。但欲成大事,必先造声势。出入官场虽然不是刘鹗的本意,但由此而结交的关系网对于他以后创办实业有很大帮助。

早年刘鹗曾听李龙川讲学,受太谷学派影响很深。李龙川一句“今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在满怀救世理想的刘鹗听来,可谓醍醐灌顶。太谷学派提倡“养民”之说,主张发展经济,先使民富,再实行教育,达到“教养天下”、“国富民强”的目的。

刘鹗正是抱定这种目的和信念,投身实业,屡挫屡战。甚至在“谤满天下”的情况下,也仍旧不改初衷。

他曾申请承办芦汉铁路,却因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产生分歧,被清算出局。失败后,他又去天津组织接手津(天津)镇(镇江)铁路的建设,不料遭到家乡镇江民众的全力反对,他们认为这条铁路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繁华,因此,最终刘鹗以家乡叛徒的身份被开除了乡籍。

刘鹗并未就此收手。他造铁路不成,就把视线转向山西煤矿。他曾给好友罗振玉写信说:“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刘鹗的计划是:将矿产开采权转让给外国人,三十年之后再收回,实际是借外国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矿产的利用率和开采效率,最终使“民得养”。

刘鹗:通才利民眼光超前,被讽反腐作家也腐败,留下身后一声唏嘘

这种方法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多多。他的好友罗振玉曾好言相劝,认为他这么做实在是“利在国,害在君也”,也就是说,最终只会让自己得咎。老话说“谋事在人”,如果办事办得人人生怨起疑,事即使办成了,也总有一天会失败。罗振玉看得透彻,他早看到了刘鹗所做之事不得人心、不被人理解的事实。后来,果然应了他的看法,刘鹗被人诬称“汉奸”,因此而丢了官帽,如果不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皇帝大臣自顾不暇,恐怕他已被拉去菜市口行刑了。

遭此一劫之后,刘鹗没有多加“收敛”,反而再次“闯了大祸”。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粮食流通受阻,城内百姓都苦于饥饿,无米可食。刘鹗专程从上海北上赈灾。当时,俄军占领了朝廷的太仓,刘鹗便与俄军商议,以低价收购了太仓中全部存粮,用以赈济百姓。

按理说,救下了这么多百姓,应当算作一桩大善举。可是多年后,刘鹗却因此事获罪,流放新疆,并最终客死异乡,罪名竟然是:私售仓粟。

无论是出逃的朝廷,还是置百姓死活于不顾的大臣,或是隐居起来不问世事、自诩清高的大夫士子,原本都应该在一个读书人的担当和决断面前感到惭愧。然而,他们却拥有惩办和指摘的权力,他们说他通敌卖国、崇洋媚外,他们说他为了一己之私欲,出卖国家利益,可耻可恨。

这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执柄弄权,做实事的人却饱受欺凌的时代,无怪乎刘鹗在《老残游记》的自叙里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一句“棋局已残”,饱含了多少年辗转失败的苦楚与愤然,同时也暗示清王朝积重难返、行将崩溃。

刘鹗:通才利民眼光超前,被讽反腐作家也腐败,留下身后一声唏嘘

《老残游记》也写官场之黑暗,也写贪官误国害民,但以刘鹗的亲身经历,他感受得最多的还是清官的无用。不收钱的官未必是好官,他们之所以不收钱,也许只是为了保住名声,并非真正为百姓着想。更坏的是脑子糊涂、不做实事也做不了实事的清官。贪官误国误在明处,清官之误却在暗处,叫人防不胜防。

尤其是在中国贫弱交加、动荡不安的时候,只懂明哲自保、眼睛只盯着政绩的官,就更可恶。在同时期的谴责小说家纷纷将笔触伸向贪官,穷形尽相描画贪官的嘴脸和丑闻时,刘鹗的眼光和观点显得很独特。这是因为他笔下的文字,无不来源于切身体验,就连小说中的写景状物,也决不肯落入窠臼,而是根据亲身经历进行描写。他很少使用骈句做类型化的景物描写,而是善用白描勾勒,用语新鲜活泼,贴切自然。

刘鹗以一部《老残游记》闻名于后世,可是,写小说只不过是对他人生的一次概括和浓缩。刘鹗的人生或许就如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名字一样,残。他无卖国之心,但修铁路,开矿业,无不为人所利用,最终都于国无益。他分明是救民于水火,却因此而获罪遭流放。刘鹗之所以为主人公取名老残,或许也寄予着他对自己一生的痛省。

在《老残游记》中,刘鹗将自己的忧国之情刻写得淋漓尽致,世人却对刘鹗有“反腐作家也腐败”的讥讽。对刘鹗来说,思想与行动的冲突,并不是一个解不开的矛盾。他始终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不曾反悔,也不曾变节,然而,他的远见无法与时代同步,最后,只能在遥远的边疆撒手西归,留下身后无尽的唏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