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宏德名师王时雨:在初心下坚守,在坚守中追求

作者:大爱宏德
专访|宏德名师王时雨:在初心下坚守,在坚守中追求

教师简介:王时雨,1975年5月出生。曾多次获得“罗田县模范教师”、“罗田县骨干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等荣誉,以及“黄冈市优秀教师”、“罗田名师”、“黄冈市优秀学科教师”等称号。2020年被评为“宏德名师”。

乡村教师是在满是泥泞的乡村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的一群人。他们或早已苍老,或正值年轻,但他们都有同样一份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的初心。初心是灯,能照亮这条泥泞路,趟平路上的凹凸与崎岖。

专访|宏德名师王时雨:在初心下坚守,在坚守中追求

白庙河镇距离罗田县城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即使是今天,交通也称不上有多便利,更遑论二十多年前,这里的孩子只能在镇里的小学和中学上课。1996年,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来到这里开启了自己的教师事业,往后的二十五年间,王老师也一直坚守在这个偏远的小乡镇,从未想过离开,因为这里有让他牵挂的家人和学生。

“我从学校毕业之后,就一直在白庙河镇教书。我任教的第一站在肖家坳中学,后来去了镇上一所民办学校,2006年我被调到白庙河中学,一直教到现在。”王老师回忆起这二十五年的教书历程,感慨万千,其中,让王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民办学校任教的那三年。“在民办学校教书的那三年,是我最愉快、最投入的一个时期。那时候,我还没怎么接触行政工作,学校平时的检查也比较少,每天就是在给学生上课,我当时带着三个班的化学、一个班的生物,兼任教务主任,还要负责初三学生体育中考的训练。虽然每天都忙个不停,围着学生打转,但是我反而感觉自己更纯粹,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教学之上。”

专访|宏德名师王时雨:在初心下坚守,在坚守中追求

王老师是一名初中化学老师,教的基本都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到今年为止,我已经带了二十五届学生。我每天和初三的学生相处,遇到过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少,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个2009年毕业的学生,特别勤恳好学肯钻研。当时初三化学会有家庭小实验,全班只有他是真的在家动手做了实验。还要一个学生,偏科特别严重,物理化学几乎能考满分,英语却总是不及格。这些特点最后也都变成他们的特长,帮助他们收获了很好的工作。”当问及老师,是如何看待他的学生时,王老师用两个字进行概括:可爱。“我教过很多学生,他们有的学习特别优异,有的比较调皮捣蛋,但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品性非常好、非常可爱的孩子!”

王老师在乡镇教了二十五年的书,“乡村教师”不仅仅是名片,更是王老师心中,作为一名教师最高的价值体现!“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知道在这里,要留住学生很难,要留住老师更难!我的初心就是能成为一名对自己家乡有所贡献的乡村教师!农村学生在各方面的条件都赶不上城市的学生,我希望能从教育上为他们以后的广阔人生尽一己之力。”

近几年,白庙河中学的条件越来越好,就像二十五年前的王老师一样,一些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来到了这里,为乡村教育发挥着光与热。“最近几年,白庙河中学也来了很多青年教师。我从心底里认为,将在乡村任教作为他们教师生涯的第一站,会为他们未来的教书事业夯实基础。对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我唯一的寄语便是‘静心和尽心’。静心地教学,在乡村教师岗位上沉下心来教书育人;尽心地教育,将自己在这里教书的每分每秒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专访|宏德名师王时雨:在初心下坚守,在坚守中追求

“从字面来理解,‘名’是一种追求,‘师’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然在教学事业上要有所追求。我认为敬业、乐业,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尽善尽美是老师地追求。而‘师’则是要尽心尽力地做好教师的本分,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教导学生,成为对学生人生之行有帮助的老师。”对于“名师”二字,王老师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也在亲身践行着这一理解和追求!

乡村教育事业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完善,今天,我们不再有上不起学的乡村孩子,但是依旧有留不住老师的乡村学校。乡村不应成为追求理想的拦路虎,而应该成为越多越多人民教师践行教育初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