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没头脑和不高兴》19日首演

作者:光明网

本报讯(记者高爽)记者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获悉,由经典IP改编的音乐偶剧《没头脑和不高兴》将于19日、20日在光华剧院大剧场首演。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同名动画片改编,该动画片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讲述了粗心大意的“没头脑”和任性坏脾气的“不高兴”通过一次神奇的时空穿越,明白了坏习惯会酿成大恶果的道理。导演马路介绍,当得知院团要将这个IP搬上戏剧舞台上,他的第一个感觉是惊喜:“我是‘60后’,《没头脑和不高兴》是我童年的记忆,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同名动画片一上映就风靡全国。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在今天看来这个故事依然不过时,且具有时代性格。经典作品是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作为经典IP改编,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同时又饱含新意?马路表示:“IP不能大改是前提,但是改编的难点也在于此,我们的戏剧版本必须区别于动画片,要有自己的特点。这部剧表面上是一系列荒诞的趣事,骨子里却是在展现人性,讲道理。原版儿童文学和动画片在寓教于乐上面处理得已经很好了,我们要考虑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去淬炼、去强化原作的灵魂。”

最终,创作团队决定以音乐偶剧的形式去展现。在舞台上,歌舞队演员既是木偶的操纵者,也是咏唱者、叙述者和评判者,演员会时而摘下面具、时而戴上,从而转换形式。提及为何采用偶剧的形式呈现这部戏剧作品,马路导演表示:“偶是具有符号化意义的,并不是真人剧不可以,比如以戏曲化脸谱化的形式去展现也是可以的。但是偶戏的可能性更多,它所能达到的夸张变形是人做不到的。在这部剧中,我们安排木偶和歌舞队的演员同在台上,演员在台上现场唱跳,演员和偶、观众和偶、观众和演员之间都会有交流。”

在剧本的改编上,该剧的编剧、天津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强介绍:“在内容上,剧本最后抓住了一个核心点——用童话的方式说明‘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倘若一直任其发展,看似小问题小毛病,如果不改掉,将来很可能会出现不可弥补的错误。”

马路也表示:“在我看来,‘没头脑’和‘不高兴’代表着人的智商和情商。在那个年代,这部作品就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人性中的普遍真理——人人都有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缺点,并且根除是很困难的,只有时时刻刻注意。因此,我希望这部重新创排的新剧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可以影响几代人甚至是未来的孩子们。”

来源: 今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