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抢先一步!城市不能再“等”

作者:大刚观察

一步快,步步快。先人一步,就离目标更进一步。城市竞争,大抵如此。

日前,沈阳召开重要会议,在大会报告中,共有5次提及“国家中心城市”。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沈阳城市未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为此,沈阳提出“增强城市能级,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已经拿出方案。10月22日,沈阳发布《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简称:《纲要意见稿》),开启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沈阳获批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了?并没有。与武汉、郑州等城市获批之后再发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不同,沈阳未获批,却先拿出了行动纲要,决心溢于言表。

城市竞争日趋激烈,“抢跑”似乎正在成为常态。对于部分重要竞争领域,甭管有无“获批”,先试先行,才有机会抢占先机。如果凡事靠“等”,等批复、等安排、等规划、等资源……到最后,可能什么也等不来,时间白白浪费,城市离既定发展目标越来越远。

守正出奇,打破常规,城市发展才能踩准节奏,获得更多重要机遇。

抢先一步!城市不能再“等”

沈阳。来源:新华社

1

沈阳不按常理出牌,就是要抢先一步。

《纲要意见稿》对于沈阳的定位是“一枢纽四中心”,其中,“一枢纽”指的是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四中心”即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这与“2035年沈阳城市总规”中的定位一致。

具体的战略步骤是:到2025年,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着重大意义,也有着难得的契机。

一是重要时间窗口再现。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距今已有3年时间,国家暂时未再“发函支持建设”。2016年12月,武汉和郑州同步获批,西安获得“发函支持建设”距离上述两城获批仅相隔2年左右。今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无疑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二是东北地区暂时没有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华北地区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西北地区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西南地区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成都),华中地区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武汉、郑州),华南地区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华东地区有一个(上海)。东北地区暂时没有国家中心城市,将是最有可能出现新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

三是沈阳城市能级并不弱。在东北地区,大连2020年GDP位居第一,但其位置太靠南,难以辐射东北全境,沈阳区位优势相对明显,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就目前沈阳的经济实力来看,确实还需要时间来全力做大做强。其实,沈阳的综合竞争力在东北地区最强。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新一线城市”。

无论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还是引领东北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或是推动辽宁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沈阳必须要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大连、长春、哈尔滨似乎都在主动加入争夺战,而区位更有优势的长春,2020年GDP超过了沈阳。基于此,沈阳抢先拿出“行动纲要”并吹响号角,也就在情理之中。

抢先一步!城市不能再“等”

大刚观察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仅供参考。

1980年,改革开放刚起步,沈阳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高居第二,仅次于广州。沈阳维持该位次长达十余年,直到被深圳超越,之后,沈阳开始一路下滑,到2020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倒数第三,仅高于厦门和哈尔滨。

有人将沈阳喻为“暂时沉睡的大象”,如果大象不想再睡,肯定就想快点“翻身”。以此来看,沈阳的“抢跑”,确实是因等不及了。

2

等不及的城市还有很多,在多个竞争维度,不少城市都在“抢跑”。

在“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中,沈阳并非首个抢跑者。2020年1月,济南也曾发布《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和《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该计划提出,到2022年,济南城市能级大幅提升,辐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样类似规划相继出现,显露出城市的信心和胆识,也能看出,国家层面宽容默许城市为更高发展目标进行积极竞争。

在科创、消费等领域,部分城市也没有等着“批复”,而是快步向目标迈进。

目前,南京、西安、成都、重庆、杭州、武汉、济南、青岛、沈阳、兰州等城市都明确提出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部分城市也正在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没有获得批复也不要紧,重要是尽快行动起来。比如,杭州就着手编制《杭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全面谋划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但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也没有闲着,而是拿出方案快速推进。这些城市综合实力强,都在提升城市消费能级,也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否获批,都不影响这些城市在消费领域“竞进提质”。

此外,在国家级新区竞争上,合肥、武汉、郑州等城市在积极报送方案的同时,也在开展新区建设。比如,武汉就成立了长江新区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争取先设立省级长江新区,全力推进长江新区规划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机遇稍纵即逝,等待没有未来。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提升能级和品质,本身就是核心要义。无论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还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本质都与提升能级品质相关,均是城市向前发展必须要直面的课题,只是借助国家规划布局,能够获得更多政策加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抢跑”只是提前做好准备而已。

“抢跑”日益常见,没有遇到批评和阻力,就是在释放明确信号。城市想要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就要想方设法去争取,不要被“批复”捆住手脚,可以“抢先一步”,也可以“以退为进”,只要努力向目标迈进,就有可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