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作者:营养医师王敏

昨日在老年大学讲肌少症的预防,与大家共同学习了《预防老年人肌少症核心信息中国专家共识(2021)》,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课后也主动积极的加入讨论,分享自身的切身体会,在此将课件重点内容整理,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文字较多,很多信息需要多方努力,自我预防看蓝色字体即可。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定义及背景

肌少症是指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

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至2050 年 肌 少 症 患 者 数 将 高 达5 亿。

肌少症可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导致骨折等,增加老年人残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早期识别、干预肌少症,提高对肌少症不良结局的认识, 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3.5%。

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肌少症患病率为14%~33%,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 病率则高达50%~60%,是重要的影响躯体能力的老年综合征。

预防肌少症核心信息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早期识别肌少症危险因素

积极开展肌少症相关的健康教育和科普活动, 可深化老年人对肌少症的理解,提高老年人对肌少 症的重视程度;加强老年人对肌少症的科学认识, 鼓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主动健康意识;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倡导老年人的家属、陪护者、 医护人员及相关政策制定者应重视肌少症,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肌少症应早防、早治,将预防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增龄、女性、家族史、限制性饮食、摄入不足、少动/制动/卧床、多重用药和各种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 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及老年综合征(如抑郁、衰弱、认知功能障碍等)。

核心信息建议老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肌少症的高风险急慢性疾病,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应重视老年人体重非意愿性下降,体重近期下降超过5%应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及时就诊,排除疾病因素后,进行肌少症的评估、诊断和干预;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同时,老年人若出现跌倒尤其是反复跌倒,应进行肌少症、跌倒风险评估,积极干预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功能下降和身体损害。

一旦肌少症引起衰弱、 失能,会增加干预的难度,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有可能改善的危险因素尽可能早地进行积极干预。

二、筛查及诊断肌少症人群

2018年11月国际肌少症与衰弱工作小组 (ICSFR)发布的肌少症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针对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年进行1次肌少症的筛查, 或在发生与健康相关的不良事件(如跌倒后住院) 后应进行筛查。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则建议对出现以下临床状况的老年人(60岁或65岁以上)应重点筛查肌少症,包括近1个月内体重非意愿性下降超过5%、营养摄入不足、出现功能受 损或下降、认知功能受损或焦虑抑郁、患有慢性疾 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及其他消耗性疾病。

针对老年人肌少症的筛查方法应简单快速、方便易行,ICSFR 推 荐采用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或步速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评估以确诊肌少症;

AWGS2019年发布的共识(AWGS2019)则建 议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小腿围(男性 <34 cm、女性 <33cm)或 SARC-F(总 分 ≥4 分)或 SARC-CalF(总分≥11分)问卷进行筛查,并强调早期进行肌少症管理和干预对降低功能衰退和死亡的风险至关重要。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重视膳食营养

肌少症的管理和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指导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少临床大样本试验的论证结果,目前肌少症的干预和治疗仍以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为主。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有氧运动、抗阻及耐力运动可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质量,有效降低肌少症的发生风险。

核心信息建议老年人除坚持有氧运动外,还应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抗阻运动,包括静力靠墙蹲、坐位抬腿或拉伸弹力带等,以有效改善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

对有肌少症风险者建议每天累计20~30 min中-高强度运动 (如快走、慢跑),每周≥3d是有益的;

老年人应避免绝对静养,提倡老年人根据身体和健康情况坚持适宜的体力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受伤和术后的绝对静养引起或加重肌少症。

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是维持骨骼肌健康的基础, 核心信息建议应重视膳食营养,合理膳食和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和总热量摄入。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吃鱼虾肉蛋奶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蛋白基本推荐摄入量为1.0~1.5g·kg/d,而患严重疾病或创伤的老年人蛋白摄入量需>1.5g· kg/d,最好为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鸡蛋等),分3餐均匀摄入;

同时需提高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比例,推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摄入为0.25~2.00g/d, 建议老年人应尽可能做到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

维生素D缺乏也与肌少症密切相关,当老年人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低于正常值时应予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建议补充剂量至少为15~20μg/d(600~800U/d),最好补充维生素D3,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

同时,老年人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久坐不动,增加日晒时间,提高骨骼肌量,降低心理疾病和维生素 D 缺乏风险;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深色蔬菜及水果及豆类的摄入对维持老年人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应鼓励老年人增加该类食物的摄入,建议可适当补充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 胡萝卜素、硒等膳食补充剂;

同时,老年人应避免盲目减肥、限制蛋白质摄入,或只控制饮食,不进行合理锻炼,这些均增加老年人肌少症的风险;

老年人应注意保持体重稳定,推荐能量供应25~35kcal ·kg·d,避免体重过重或过低。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核心信息还指出,需常规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营养状况筛查和风险评估,了解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食欲、咀嚼功能、 食物摄入量和体重的变化及是否存在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的其他疾病,以便对存在的营养或健康问题进行及早干预,减少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

运动与营养干预相结合较单纯运动或营养干预能更有利于老年人肌肉力量和 功能的改善。Yamada等通过对老年人实施为期12周的抗阻运动联合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D 的方案,结果显示与单纯运动或营养补充方案比较,该方案是改善老年人肌少症最有效的措施;

Anton等通过纳入19项临床试验分析饮食或运动干预对肌少症或衰弱患者肌肉或躯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干预或运动与饮食干预相结合均能持续改善下半身的肌肉力量,但对行走速度和握力的影响不明显。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每个人都会变老,社会需要提供更多助老爱老的设施、福利,而老年人更要多学习,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祝大家都能健康老去。

“肌”不可失,中老年人一定要重视肌少症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