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ndroidInject项目使用动态代理增加对网络请求的支持

以下内容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AndroidInject项目是我写的一个使用注解注入来简化代码的开源项目

<a href="https://github.com/wangjiegulu/androidInject">https://github.com/wangjiegulu/androidInject</a>

今天新增功能如下:

1. 增加@AIScreenSize注解,作用于属性,用于注入当前设备的屏幕大小(宽高)

2. 增加对网络请求的支持,使用动态代理实现:@AIGet注解,作用于接口方法,表示以GET来请求url;@AIPost注解,作用于接口方法,表示以POST来请求url;@AIParam,用于注入请求参数

3. 增加@AINetWorker注解,作用于属性,用于注入网络请求服务

4. 增加GET或POST请求时请求参数可使用Params类传入,简化代码

主要执行代码如下:

用@AINetWorker注解注入NetWorker接口的子类代理(动态代理模式):

然后启动线程,在线程中调用进行网络请求:

请求的结果封装在RetMessage类中(AndroidInject框架所作的事就是执行Get或者Post请求,获得返回结果,然后json解析后封装在RetMessage中):

接下来看下PersonWorker接口中所作的事情:

PersonWorker是自己写的一个接口(以后需要有新的网络请求,都可以类似编写Worker),声明了执行网络请求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加上@AIGet或者@AIPost注解,用于声明请求方式,并在此注解中的value()值设置为所要请求的url(此注解的其他属性后续会陆续扩展)

方法的@AIParam注解是作用与mybatis的@Param注解类似,可以设置请求携带的参数

如果参数比较多,则推荐使用Params来存放参数,以此来简化代码,Params类实质上就是一个HashMap,存放参数的键值对即可。

接下来分析下框架是怎么实现的,其实上面讲过,主要是用Annotaion和动态代理了

首先看看PersonWorker的注入,在AIActivity(AIActivity,AndroidInject开源项目中的Activity使用注解的话,你写的Activity必须继承AIActivity,另外如果要使用FragmentActivity,则需要继承AISupportFragmentActivity)启动时,首先会去解析添加的注解,这里讨论@AINetWorker注解,内部代码很简单:

通过代码可知,是使用反射来实现的,主要的代码是这句:

这句代码的作用是通过Class获得一个PersonWorker实现类的代理对象,这里很明显是使用了动态代理。

所以,最核心的类应该是NetInvoHandler这个类,这个类的代码如下(篇幅问题,所以就折叠了):

AndroidInject项目使用动态代理增加对网络请求的支持
AndroidInject项目使用动态代理增加对网络请求的支持

View Code

里面的代码还没有好好的重构,所以,看起来会更直白,该类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很明显的动态代理。

我们通过NetInvoHandler的getWorker静态方法,来获取一个指定Class的Worker实现类的代理对象,由于实际应用时,Worker接口应该会很多,为了不重复生成相同Worker实现类的代理对象,所以这里在生成一个后,保存起来,确保一个Worker只生成一个代理对象,一个NetInvoHandler。

这里有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以前使用的动态代理,需要一个RealSubject,也就是真实对象,是Worker的实现类。这样,在invoke方法中就可以调用真实对象的对应方法了,但是现在,进行网络请求,我们没有去写一个类然后实现PersonWorker接口,因为没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在invoke方法中去执行相同的网络请求。

请想下,之所以需要框架的存在 不就是为了把一些模板的东西给简化掉么?现在的网络请求这些步骤就是一些模板话的东西,我们需要的就是调用方法,自动进行网络请求(框架做的事),然后返回给我结果。所以网络请求这一步,写在invoke方法中即可。

而不是所谓的编写一个类,实现PersonWorker接口,在这个实现类中进行网络请求,然后在invoke方法中调用真实对象的对应该方法。

因此,在Proxy.newProxyInstance的interfaces中填写需要实现的接口,也就是现在的PersonWorker。

接下来看下invoke中做的事情,首先根据方法增加的注解来识别是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然后各自执行请求(因为我请求的执行,写在NetWork中了,这里直接返回了请求结果字符串StringBuilder sb)。

接下来,使用Gson这个霸气的工具,一键从json解析封装成RetMessage对象。(所以,这里是需要Gson库的支持,大家网上下载gson.jar,或者使用maven)

当然,要使用Gson一键解析封装的前提是服务器端的编写需要保存一致性,下面是我服务器端测试的代码:

服务器端返回结果时,也是封装在RetMessage类中,这个类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是保持一致的,所以可以一键转换。

如果你在开发的过程中,RetMessage类中封装的东西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可以自己编写结果类,当然在Worker中声明方法中返回值就应该是你写的结果类了。

到此为止,讲解完毕

另:如果,你需要写一个查询User信息的网络请求,应该怎么写?

只需编写UserWorker接口,然后声明方法findUsers(),写上@AIGet或者@AIPost注解,写明url和请求参数。然后通过@AINetWorker注解注入userWorker,然后开启线程,调用userWorker的findUsers()方法即可。

当然UserWorker也可以不使用注解获得,而是调用“NetInvoHandler.getWorker(UserWorker.class)”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