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FastDFS 集群 安装 配置

这篇文章介绍如何搭建FastDFS 集群

FastDFS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对文件进行管理,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文件访问(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等,解决了大容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问题。特别适合以文件为载体的在线服务,如相册网站、视频网站等等。

FastDFS为互联网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了冗余备份、负载均衡、线性扩容等机制,并注重高可用、高性能等指标,使用FastDFS很容易搭建一套高性能的文件服务器集群提供文件上传、下载等服务。

系统系统 centos6.5

六台服务器:192.168.53.85/86/90

192.168.54.73/74/75

安装包:

服务器规划

tracker服务器:192.168.53.85/86

storage服务器:192.168.53.90

安装依赖包

注意:FastDFS 5.x 取消了对 libevent 的依赖,添加了对 libfastcommon 的依赖。

在安装FastDFS和Nginx之前,需确保gcc、gcc-c++、 libstdc++-devel、make等依赖库和工具已经安装

安装libfastcommon类库

安装FastDFS必须先安装libfastcommon类库,否则会导致报错,安装直接根据如下几个步骤即可~

安装FastDFS

安装好之后,在/usr/bin目录下,可以看fdfs开头的命令工具

FastDFS安装完成之后,所有配置文件在/etc/fdfs目录下,tracker需要tracker.conf配置文件,storage需要storage.conf配置文件。

将tracker.conf.sample文件重命名为tracker.conf,然后修改配置文件/etc/fdfs/tracker.conf

只需要修改 base_pash路径(文件存储路径)

配置文件中有这几个参数需要注意:

使用<code>/usr/bin/fdfs_trackerd /etc/fdfs/tracker.conf start</code>尝试启动tracker

没有报错,查看端口22122是否开始监听,确认启动是否成功。

也可以查看tracker的日志是否启动成功

至此,一个简单的的tracker配置就完成了,Tracker也成功启动~,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完成Storage的配置~

将存储节点分为两个组,其中group1 (72、73)、group2 (74、75)。

创建存储目录和配置文件

修改配置

storage主要完成base_path,store_path以及tracker的连接地址以及storage的http服务端口配置等。

主要有如下几个参数:

启动Storage

启动storage,会根据配置文件的设置自动创建多级存储目录,查看端口23000是否开始监听,确认启动是否成功。

也可以查看storage的日志是否启动成功。

验证storage是否登记到tracker服务器

使用<code>fdfs_monitor /etc/fdfs/storage.conf</code>,运行fdfs_monitor查看storage服务器是否已经登记到tracker服务器。

可以在任一存储节点上使用如下命令查看集群的状态信息

如果出现ip_addr = Active, 则表明storage服务器已经登记到tracker服务器,如下:

至此,tracker、storage等配置都完成并成功启动

接下来,继续完成Nginx和fastdfs-nginx-module的安装和配置

注意:fastdfs-nginx-module模块只需要安装到storage上。

解压安装包

需要先配置软链接:

安装nginx的时候,添加 fastdfs-nginx-module-master模块,如: <code>./configure --add-module=../fastdfs-nginx-module/src/</code>

configure 成功输出结果:

configure成功了

接下来执行make和make install

确定编译没有出错,再进行install

安装成功,查看版本信息

配置fastdfs-nginx-module

进入fastdfs-nginx-module的src目录,将md_fastdfs.conf配置文件拷贝到/etc/fdfs/目录中

配置 mod_fastdfs.conf

在末尾增加3个组的具体信息:

建立M00至存储目录的符号连接。

配置nginx

编辑<code>/usr/local/nginx/conf</code>配置文件目录下的nginx.conf,设置添加storage信息并保存。

将server段中的listen端口号改为8080,启动用户使用root。

在server段中添加:

复制fastdfs中的http.conf、mime.types文件到/etc/fdfs

至此,nginx以及FastDFS插件模块设置完成。

运行nginx之前,先要把防火墙中对应的端口打开(本例中为8080)。

启动nginx,确认启动是否成功。(查看是否对应端口8080是否开始监听)

也可查看nginx的日志是否启动成功或是否有错误。

在error.log中没有错误,既启动成功。可以打开浏览器,直接访问http://192.168.53.90:8080,查看是否弹出nginx欢迎页面。

查看到欢迎页则说明,nginx运行成功。之后依次在其它storage上全部安装上nginx并确认运行正常。

将nginx设置为开机启动:

将运行命令行添加进文件:<code>/usr/local/nginx/sbin/nginx</code>

在tracker上安装的nginx主要为了提供http访问的反向代理、负载均衡以及缓存服务。

解压

运行./configure进行安装前的设置,主要设置安装路径

运行make进行编译,确保编译成功。

运行make install进行安装。

编辑/usr/local/nginx/conf配置文件目录下的nginx.conf,设置负载均衡

配置信息

至此,nginx设置完成。

运行nginx之前,先要把防火墙中对应的端口打开(本例中为8080)

尝试上传一个文件到FastDFS,然后访问试试。先配置client.conf文件。

修改以下参数:

使用/usr/local/bin/fdfs_upload_file上传一个文件,程序会自动返回文件的URL。

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

看有查看到图片,说明集群搭建成功!

FastDFS 集群 安装 配置
生产中可以将:<code>/root/fastdfs</code> 替换为:<code>/fdfs/storage</code>

在nginx目录下,执行configure之后,进行make编译报错,报错内容如下:

做以下修改

将、

修改为:

其实就是改动了fastdfs的路径,没改之前直接访问<code>cd /usr/local/include/fastdfs</code>为空目录。

或者设置对应的软连接也可以。

修改完成之后在nginx目录,重新configure和make就好了。

在在storage上配置nginx相关信息后启动nginx,查看日志发现报错:

解决方案:

然后重启nginx

查看日志,还报错:

改为

重启正常

搭建完成之后,访问<code>http://192.168.53.85:8080/group2/M00/00/00/wKg26VncfamAEqZ0AAu-4Kcs3QI677.jpg</code>

地址图片总是报404无法找到,跟踪到storage服务器,查看nginx的error日志发现如下;

原因是nginx启动的时候默认会以nobody用户来启动,这样的话就权限访问<code>/root/fastdfs/data</code>的权限

修改这个问题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方案设置nginx以root身份启动,或者设置nobody用户权限可以访问<code>/root/fastdfs/data</code>地址。这里只展示第一种方案的修改

重启nginx后问题解决

这里有一个网友整理的word版本的安装配置文档,包括缓存各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需要的朋友在公众号回复:“fastdfs”

参考:

<a href="https://my.oschina.net/wangmengjun/blog/1142982">CentOS上安装分布式文件系统FastDFS &amp; 配置和问题</a>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