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王兆相,从黄土高坡上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在抗日战场上英姿勃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1933年,王兆相任特务队的政委,彼时全队只有7个人,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特务队就打开了局面,在百姓之中声望日隆。

而王兆相这个名字出现的也愈加频繁,彼时的国民政府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据其子王延生说,彼时为了保卫王兆相的安全,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王兆相

声名远播,重金悬赏

1909年,王兆相出生在陕西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清贫,自幼靠放羊为生,也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之后,在哥哥王兆卿的影响之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从一个放羊娃摇身一变成为红军的指挥员,带领着红军部队英勇奋战。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王兆相回到陕北家乡开展武装斗争,在王兆相的7人小组的努力之下,苛捐杂税的状况得到好转,百姓的生活也更加好过起来。

在陕北地区还一直流传着有关王兆相是“黑狸虎”的传说,王兆相是天上的星宿“黑狸虎”下凡,凡人是不可能抓住他的。

1935年,敌人对神府地区进行空前的围剿,为此特别设立“肃反小组”,企图搞垮红三团,抓捕王兆相和其它的领导人物。

尽管计划做得十分周详却未曾得到想要的结果,彼时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陕甘、陕北连战连捷,再加上人民群众的掩护,红三团得以维系。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刘志丹

面对失利,敌人焦急万分还是决定“擒贼先擒王”,认为只要抓到了王兆相,红三团没有了领头人,想要拿下更是轻而易举。

于是,为了抓捕王兆相,榆林出的赏钱是抓住活的5千块,抬死得来奖3千元,白花花的袁大头,只要把王兆相抬过来就可以兑现。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这样的诱惑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极大的,虽然相信王兆相的能力,但是神府地方党委为了王兆相的安全,给他调了8个警卫员,日夜跟在身边。

彼时的王兆相并没有把敌人重赏抓捕自己的事情当回事,他还是每天睡觉,锻炼,看报纸找消息。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假扮党员,试图抓铺

报纸上有关红军打胜仗的消息也让王兆相心痒难耐,不久,地方区委传来了一则消息:敌营长杨相枝带营部和八连进驻太和寨,八连有一个党员,要红三团指导他的工作。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收到消息之后,王兆相当即与政委毛凤翔进行商议,“有了这个关系,发动士兵起义,可就有利多了。”

王兆相商议之后随即派人去给这位党员送信,以此来获得联系,送信人带着信和王兆相的命令匆匆忙忙地出发了,可是赶到太和寨之后,却发现这位党员不在,经打听之后方才知道其是出差去了。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送信人一筹莫展,这时经人引荐见到了这位党员的哥哥,送信人心想都是亲兄弟,差别也不会很大,于是便将信交给了这位党员的哥哥,请他代为转交。

这位党员的哥哥收到信后,见弟弟一时也回不来便想看看这信写的是什么,于是就自作主张地拆开看了。

看完信之后,党员哥哥的脸色一僵,抓着信件的手也稍稍有些颤抖,在屋内走来走去,“这要是他出了什么事,会不会连累到我?”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去求见了营长杨相枝。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杨相枝对于此人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从来人手上接过信件,粗粗的浏览一遍之后,大笑出声,接着又将信件来来回回倒着看了许多遍,摆摆手让来人回去。

杨相枝坐在桌前看着手中的信件,转头想到那5000元的奖金,喜不自胜,“我就来当几天的共产党吧。”

随后,便开始提笔写回信,要求几十两大烟土,作为活动经费。

红三团收到回信对于信中要求的烟土没有太多的疑虑,烟土是国民党士兵的爱好,这位党员来信索要烟土也是无可厚非。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然而作为政委的毛凤翔却眉头紧皱,“是不是有假,几十两大烟土,带去他怎么办?那会暴露的。”

对于毛凤翔的担忧,王兆相却是不以为然,“我看问题不大,可能他是要十几两,错写成几十两了,先给他几两再说吧。”

见王兆相坚持,毛凤翔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派人去给党员送烟土去了,话说杨相枝见如此顺利便收到了烟土,自是喜不自胜,摇晃着脑袋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杨相枝再次去信王兆相,说是自己已经活动了二三十个人,希望与王兆相约个时间,然后里应外合,消灭太和寨的敌人,并且交代时间由红三团来定,来的时候多带些牲口,以便驮东西。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多带些牲口。”信中强调的这一点引起了毛凤翔的怀疑,他拿着信对王兆相说,“恐怕有诈!太和寨是老根据地,如果把敌人消灭了,还愁群众没有牲口驮东西吗?”

王兆相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毛凤翔,“不要紧,只要小心就不怕,再说,过去搞了几次兵运活动,都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搞好,这次可不能再错过好机会了。”

毛凤翔点点头表示认同,随后去信跟“党员”约定时间于10月15日晚上,红三团到太和寨对面的山上进行接应,起义的人员在太和寨先打3颗手榴弹作为发动信号,同时双方于左胳膊处戴白布,不戴帽子作为标记。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王兆相还是举行了干部会议,并且规定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准喊王兆相的名字,也不能叫他团长。

另一边收到信的杨相枝乐不可支,他仿佛看到“5000块”在向自己招手,他首先去到监狱,安排了一间牢房给王兆相,随后信步前往被他抓的王兆相的亲属的所在之处。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站在门外,看着王兆相的亲属,杨相枝说,“这下好了,你们很快就要和王兆相在这里见面啦。”

随后不管牢内众人仇视的目光,悠哉离去。

为了能够顺利地抓捕王兆相,杨相枝派人调了6个连的兵力,布置在太和寨的周围,以3升手榴弹作为信号,向寨子压缩,包围消灭。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做完这些之后,杨相枝又叫来亲信崔队长,“到时候由你亲自带人抓王兆相,这一回老子可是安下牢笼等老虎,你要是让他跑了,就提头来见!”

崔队长急忙保证道,“营长,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当天,王兆相把队伍带到太和寨的西山上,命令一个连和游击三支队占住山头进行戒备,等待着信号的发布。

半夜时分,太和寨传来了三颗手榴弹的声响,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动静,王兆相虽感到有点奇怪,不过料想,这应该是成功了,于是就带着两个连下山准备接应。

刚下到半山腰就见到对面上来三四十个人,左胳膊缠着白布,没有戴帽子,身上背着长枪和短枪,询问之下,只说都完蛋了,不需要打扫战场,嘴里嚷嚷着要找团长。

王兆相感到有些奇怪准备多加询问之时,原来从这个连起义来的张德超、高育才却跑了过来,“团长,这些人都很好,我俩原来就是这个连的。”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王兆相点了点头,随后向两人吩咐道,“你去要他们集合起来,不要说我在这里。”

二人应声去了,不久回来说他们要求见团长,无奈之下,王兆相点头应承,没过多久张德超就带着杨相枝的亲信来到了王兆相的面前。

王兆相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随后伸出手跟那人相握,“你们辛苦了,欢迎你们来参加红军。”

说话间,王兆相发现面前的这个人虽然在跟自己握手,但是眼睛始终贼溜溜地盯着他右手的枪,王兆相登时警铃大作,松开手,向后倒退了几步,那人旋即转身大喊,“那个戴白帽的是团长。”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枪声,张德超立刻就倒在了王兆相的面前,王兆相一把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怒道,“上当了。”

四面传来的枪声告诉王兆相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退路,迅速冷静下来,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查。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那里有座大庙,如果大庙有埋伏,我们必须趁黑,不管伤亡多大也要冲出去。”

做完部署之后,王兆相带领着部队趁着杨相枝的埋伏部队还未到来之前冲了出去。

第二天,王兆相将部队的人集合起来清点人数,对死去的战士表达缅怀,重重的锤拳在树上,另一边杨相枝知道此举并没有抓住王兆相,十分火大,对着亲信好一番责怪。

同年七月,国民党各处都在张罗着如何抓捕王兆相,此时的王兆相和杨文谋为了向积极分子了解敌人和叛徒的活动,秘密的转到了位于黄河边上的彩林村。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但是这一行动却被叛徒告发,天还未亮,敌人就把彩林村包围了起来,王兆相收到命令之后立即集合部队,迅速向北山头撤走,但是这时敌人已经压了过来。

面对敌人密集的炮火,王兆相先是让自小在黄河边长大的贺伟下黄河撤离,接着带领剩下的同志由两村之间的沟渠向北撤,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之下,同志们相继牺牲,王兆相便独自一人借着石头的遮掩同敌人展开枪击,最后才得以脱身。

因着化险为夷,国民党内部甚至开始流传起王兆相是“黑狸虎”下凡的传说,之后更是在陕北民间广为流传。

1955年,在后勤学院任职的王兆相被授予少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对于自己所得的荣誉,在王兆相眼中,那是对“幸存者的嘉奖”,1935年红军会晤之时,红军总共有8000人,而最后只有23人被授予将军军衔。

“羊倌将官教官,弹指间白发苍苍,扬鞭举枪挥笔,崎岖路奋进匆匆。”王兆相以此词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敌人悬赏抓活的,赏大洋5千,死了3千!司令给他配了8个警卫员

参考文献:

《黑狸虎的传说》期刊《大江南北》1990年第四期;

《幸存者的两次授衔经历》《授衔故事》200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