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作者:小森说轶事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期杰出的诗词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不足四百字的《桃花源记》,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也寻他不到。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桃花源究竟是纯属虚构,是东方的乌托邦,还是有它真正的原型呢?它的原型又在哪里呢?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人,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十千米。他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宫,赠大司马。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母,孟氏是陶侃的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公元四百年,陶潜因为上京(指去南京)递奏折遇风雨天气,在桑洛州的规林避风,规林就是桑洛州的周瑜九柳八卦阵的别称。陶潜当时避风地点为今天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规林村,写了两首诗,表明了其归隐的志向。后来人们因为陶在此有归隐山林之意,所以又称此地为归隐。这里也是其桃花源的原型。陶渊明在舟上观望,当年周瑜练兵点将处,如今桃花依旧,可是九柳只剩下五柳,眼见百年残柳,陶渐起悲凉之意,想起世道和自己的身世,就像这五棵百年柳树一样飘摇,遂号称五柳先生。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公元四百零四年,刘毅和横玄在仓洛州交战,战火纷飞,刘毅大胜,桑洛州却在血火的洗礼依然屹立于江上,残阳如血几人归,岸边老树发新柳。硝烟缭绕随风去,大江默默向东流。

公元四百零五年,陶潜出任彭泽令,也就是古彭泽,包括今天江西省彭泽县部分和今天江西省湖口县。史书记载,这年,宫亭湖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宫亭湖水南倾焦阳县,古焦阳在今天的江西省都昌大部分地区和鄱阳湖附近地区,包括武林在内,海昏等诸多城邑沉没在当时形成的鄱阳湖中。流民拥挤到彭泽,据《都昌县地名志》记载由于都阳湖盆发生多次陷落,于是焦阳县、海昏县、焦阳城,昌邑城和白沙、武陵、武阳、黄金采等军事、经济、交通重镇均先后沉入湖中。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古彭泽所在位置

陶渊明把流民安置在他当年避风的那个桑落洲上,建归林庄,种植桑树。这些陶渊明都在其《拟古》这首诗中有简略记载—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又因为这些移民都是焦阳县武林人,所以后人把当初那个安置点叫做武林州。

唐,杜佑曰,桑洛州在江州都昌县汉之彭泽县也。陶潜的祖籍也是焦阳,这次安置移民为后来他写出《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创造了心理和现实背景。只是古人喜欢假字,重音不重形,陶渊明亦是如此,武林人被他写成了武陵人。以致才有惊人的误读,武陵人实乃武林人。

陶渊明桃花源在哪里?是纯属虚构,还是别有洞天

可以想象,当年地震后的武林人及陶渊明从老家焦阳县沿江而下,在水上行至鄱阳湖口的桑洛州,眼睛应该是为之一亮。这水上之绿洲桑洛州不正可以作为安置之所吗?流民在桑洛州安置后好景不长,最终战争又在桑洛州爆发,桑洛州成了军事的决斗场。

公元四百一十年,又是刘毅,只不过对手换成了五斗米教教主卢洵了,这次刘毅大败。桑洛州到处血光,也就是这年刘毅兵至桑洛州遇上战争,更为严重的是这随后的几年,焦阳县大部分地区完全沉入鄱阳湖中。

这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文尾埋下的伏笔,后遂无问津者。后来,陶渊明根据这一经历,借古喻今,写出了《桃花源记》。其实桃花源就在桑洛州上。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亦来于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