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作者:云浮发布

“乡村振兴需破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凋敝现象,如何留住人才是关键。”每周一,镇人才驿站驻站、佛山市三水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行都就驻镇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例会。据悉,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由佛山市三水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5名、平台温氏服务部技术能手2名、平台镇镇内砂糖桔、牛大力、肉鸡等种养能手3名等10名人员组成,自人才驿站驻站组成以来,以“党建+”模式为平台种养结合促产业发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提供智力支持,助推平台镇乡村振兴。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党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学习党的重要理论是过来山区帮扶‘第一议题’。”李亮豪队长如是说。每周一的工作例会上,驻站组成人员都会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线上或线下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启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解。

“虽然我不是党员,但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我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通过交流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开阔视野之余还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人才驿站驻站工作队李永贤表示。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李岳文,除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之外,特别注重各村的组织建设,积极地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书记上好党课。身为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纪委委员、卒中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李岳文同志以自身党员经历谈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办好群众身边事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事迹鲜活,事例丰富,进一步激发了万洞村党员带头发挥作用投入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二是带头加强学习。不管是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还是最近市组、县组关于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等的工作部署,李亮豪队长都第一时间带领队员们对相关文件进行仔细阅读、讨论,结合到村走访时对村党组织开展“网格化+清单式”等相关内容进行指导,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党建+红色文化”厚植乡村振兴底蕴

驻站专家秦泽良是妙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的第一天,他就感受到了高高飘扬的红旗下妙门村的红色氛围,这里孕育了郁南县当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郁南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钟世强,郁南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郁南县支部,郁南县第一个乡级农会——第六区妙门乡农民协会,第一任中共郁南县委书记——钟炳枢。在妙门村党总支部书记钟土明详细讲解了妙门村的红色故事后,秦泽良深深地被妙门村十日十夜“反围剿”的等故事所震撼,决定继续深挖当地红色资源。

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探讨,驻站工作队最终确定了“党建+红色文化”的初步规划,以练村农会纪念馆为依托,因地制宜整治村道、民居、古楼,全面展示乡村沿革、历史名人、红色文化,增加乡村文化内涵和印记,将练村建设成为有独特文化的红色农村示范点,再以点带面深层次挖掘整个郁南县的革命历史,进一步增强妙门革命老区的红色生命力。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党建+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关于这一点驻站专家关桥新颇有体会。关桥新是赐步村委的一名党员,也是平台镇的沙糖桔种植能手,他带头成立了一个以土地入股的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采用科学种植的方式试点种植一批来源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无病毒沙糖桔种苗,并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不断扩大沙糖桔种植面积,至今,种植基地已达450亩。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如今,金秋沙糖桔已‘抢鲜’上市,市场价是16元每公斤,价格明显高于往年,利润比以往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种植的沙糖桔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吸引了周边近90户农民加入种植沙糖桔行列,种植面积近一千亩,带动当地的沙糖桔产业迅速发展。

2019年平台镇赐步村高密植无病毒砂糖桔种植基地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关桥新认为,党组织的头雁作用带动了村民愿意以土地入股,而他也将继续将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的人,培养更多本地种植人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据了解,关桥新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拟在现有的水果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砂糖橘种植示范基地、香印葡萄示范基地、众筹水稻种植基地,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平台镇人才驿站驻站:以“党建+”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通讯员:彭婧

责编:秦小青

值班主任:陆致彤

值班总编:卢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