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作者:华亭发布

初冬时节,华亭市策底镇大南峪村主任李春学一边平整土地,一边算着来年的致富账:再种二亩秋葵,承包两个大棚,一棚种西红柿、黄瓜,另一棚种奶油草莓……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以前我们菜园的菜没人来买,拿到集市上也经常滞销。现在村上乡村旅游发展得好,来上门采摘的人一拨接一拨,各种瓜果蔬菜供不应求。可以说以前卖的是农产品,现在卖的是风景。”李春学高兴地说。

农产品销售方式的转变,正是“旅游+”效应凸显的体现。依托优美的山水田园景观和丰富的乡村民俗文化,大南峪村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绿色健康的特色农产品需求迅速增长,村上成立了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村民种起了特色菜,养起了林下鸡,开办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田园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初现成效。

另一头,省级森林小镇上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起了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按照“生态康养田园小镇”的目标,建起采摘园,搭建风车长廊,盘活人工湖,建成集餐饮、垂钓、水上乐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区。实施了“三色系”文化铸魂工程,深入挖掘以塄坎村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半川村为代表的绿色文化、磨坪村为代表的金色文化,全力发展“三色”乡村旅游品牌,开发华上路、海龙路、神水路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乡村袅袅炊烟,万顷碧绿麦田。如今的上关镇,绿水环村、鸟鸣林幽,成为远离喧嚣的一方乐土。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大批的年轻血液“回流”到了村里,撸起袖子大胆创业,开办农家乐、出售民俗产品,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每逢佳节,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在这里怡情山水,修养身心。康养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群众迎来了生态美、生活甜的好日子。

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要记得住乡愁。乡愁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放眼全市,东华黎明川芍药文化节、安口朱家坡果蔬采摘暨文化美食节、策底镇“粽”情端午乡村旅游节……从1月春节曲子戏大拜年,到12月乡村徒步行冬雪摄影,“全年都精彩”的乡村旅游项目,逐步实现着“从春天启航·用四季歌唱”的全域全时节旅游新体验。安口镇陇窑遗址传统村落得到保护性开发,全市101个行政村文化馆、图书馆完成总分馆制建设,华亭曲子戏、木偶戏等在乡村舞台常态化演出,处处展现着景美文化味更浓的乡土画卷。

诗画关山,心仪华亭。徜徉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关山莲花台景区,40万亩关山林区原始森林、38万亩天然草场的优良植被让人想尽情体验养眼又养肺的“森呼吸”。景区平均气温7.7℃,森林覆盖率达到38.5%,是名副其实的避暑养生福地。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依托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关山旅游经济区管委会做起了旅游+运动康养文章,相继举办了四届关山大景区山地自行车骑行、摩托车越野、徒步穿越等系列体育竞技类赛事活动,吸引了来自贵州、安徽、云南等全国26个省市及我省多市超过3000余人热情参与,精心推出的玄凤山、凤凰谷、药王部落等3条养生旅游路线成为广大户外徒步爱好者的常年“打卡”之地。一场场体育赛事,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刮起了运动养生的旅游新风尚。太极拳运动协会、汽车摩托车协会应运而生,关山徒步探险、避暑养生游蔚然成风,让华亭成为一座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实现了旅游+康养的完美融合。

目前,该景区正在规划建设麻庵森林民俗康养小镇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88亿元,以“康养、体验、观光”为特色,对麻庵村、三角城、赵家山等典型的关山村落民居旧址进行整体改造,建成集森林康养、民俗体验、自驾营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和健康养生综合区,届时将全面凸显“康养大关山”的旅游特色。

【延补产业链·华亭这么干】“以前卖产品 现在卖风景” ——华亭市文旅康养产业串点成珠、串珠成链

近年来,华亭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康养倍增”计划和平凉市“建设陕甘宁三省医养中心”规划,以康旅融合理念启动“康养倍增”计划,聚合自然风光、农业体验、户外运动、文化休闲等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医疗康体、滋补养生等多样化文旅康养产业模式,积极申报建设文旅康养小镇1个,打造文旅康养业态1个,建成文旅康养“体验馆”1家,研发文旅康养商品2种,稳步开启着旅游+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的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