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作者:照相老汉

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1276年建成。

元大都城最北部在明朝初年北城墙南移时,被隔在城外,至今仍可见高十多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

1988年北京市政府批准建园,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分为海淀段(4.2公里)、朝阳段(4.8公里),如今这里已成为京城百姓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李岩2021年11月25日晨,手机摄于公园朝阳段大都鼎盛、水街华灯、龙泽鱼跃景区。

摄影师李岩,长期关注北京传统历史文化题材和都市百姓生活题材的拍摄,特别是近年来拍摄了大量的关于胡同里的百姓日常生活的摄影作品,记录了当下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家的生活状态。

他曾经长期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拍摄了进城务工群体的生存与生活,他的镜头带给观者的是思考,是关注。

(以下摄影作品敬请横屏观看)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摄影:李岩

一勺摄影工作室出品

关于元大都遗址公园的资料:(来自网络)

忽必烈建立元朝,在他执政三年即1266年时,决定在中都城东北重建新城,1267年开始建造。以琼华岛(今北海)为中心兴建宫城、皇城、坛庙等。

到忽必烈执政第九年的元至正九年(1272年)命名为大都,二十一年(1284年)全部建成 ,这段城垣至少已经有730多岁了。

古城晨曲——李岩摄影作品

这是一张元大都城的示意图,元代大都城呈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布局,东西城墙长7400米,南北城墙长6650米,共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有三门,北面二门。

肃清门就是西面三门中的最北边的那座城门,现在的北太平庄街道就在图上所标的肃清门周边。图上所标的肃清门与光熙门之间的那条路,基本上与现在的学院南路相吻合。

在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下元大都后,立即将北城墙向南收入约3公里,在现在的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一线重筑了北城墙。

由此一来,西直门至东直门一线往北的地域都被遗弃在城外,原来的城墙也逐渐荒废,成了断断续续的高达十余米的土城墙,因而被称作“土城”。

保存下来的“土城”从明光桥开始,向北延伸而去的,到了学知桥那儿拐向了东,直到朝阳区的芍药居附近。而从明光桥到学知桥这一段被称作“西土城”,学知桥向东到芍药居那一段被叫作“北土城”。

整个“土城”在1957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3月1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园,并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2006年5月25日,“元大都城墙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