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IT职场需要灵活沟通

我是从智联招聘上找到现在的这份运维工作,刚开始也遇到些不如意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自己之前从未有过在外企的工作经验,做起工作忽略了双向沟通,导致于常常独自去处理问题,陷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为此KPI得分比别的同事要低一点。我也自己反思,是哪方面做的不够好?

如果说是技术上的不足的话,那么不断充电是可以提升自己的,但随着技术上的提高,发现日常的事情还是很多,有时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让人很无奈,还要响应一些超出范围的工作,难道没有好的办法去改进吗?为何别的同事做起来会很轻松,而我却陷入工作的泥潭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始学习ITIL理论,这是IT领域的方法论,据说可以有效地改变工作流程,让整个IT部门的工作适应企业的业务需要。

在逐步认识和了解这个工作理论后,的确对于找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大帮助,能够更好地去分析和判断问题,这时更加有信心去更好的工作,按照流程去做事,可以降低风险,把日常的运维工作更加规范化,有了理论的指导,把常规问题分类,按优先级和紧急性来安排时间,这样以来感到自己更加专业,要想做得更好,需要往纵深去挖掘。不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完成一小部分的工作,那么在团队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家一起来推动整个运维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靠的是灵活沟通。

常规的沟通是单向,也就是接受安排,没有反馈回具体情况,也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灵活的沟通指的就是较好的双向沟通,获得足够的信息之后,能够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半路接手的工作往往不好做,具体情况交接的时候没说,只能从头来过,导致耽误不少的功夫,费了很大的气力来解决。所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做事之前先要沟通好,这个沟通是确认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再进行下一步就很容易了。IT职场有不少技术派和理论派,技术派容易被技术误导,理论派往往脱离实际,真正需要的是加强沟通,我们有了目标,然后还要去沟通,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团队的参考,可以了解到技术可以解决的程度;来自用户的描述,可以获得问题的根本原因,把这些有效信息汇总起来,那么我们结合技术和理论上的参考依据,解决这些问题就容易得多,而且还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达到日常运维的良好状态。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在IT职场要具备技术基础,理论指导,灵活沟通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不能过于一个方面的能力,技术归根结底是要为人服务的,同样ITSM也是为企业业务服务的,我们也要积极参加一些技术上的培训,学习同业的经验,日常也要与用户适当交流,使得自身做好日常的工作同时,也能发挥团队的优势,争取更加高效的运维。

2012龙年薪途活动:秘籍大起底正在进行,欢迎大家参与分享讨论~详情查看:http://51ctotopic.blog.51cto.com/2009463/78696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