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作者:半壶老酒半支烟

《史记》中有《游侠列传》,其中最有名的是朱家郭解,这二位算是游侠中的大佬,关中长安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卤公孺、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也作赵佗)和羽公子、南阳赵调,都是一方豪强,如果以江湖规矩划分,那么朱家郭解是武林盟主,樊仲子、赵王孙、高公子、羽公子等人,就应该是十大派掌门”,羽公子和赵他属于一山二虎。

《汉书》中也有《游侠列传》,但是朱家郭解两大盟主之下的各大门派掌门人却有所不同:除了《史记》中罗列的十位, 还有楚田仲、洛阳剧孟、长安万章、齐人楼护、杜陵陈遵、茂陵原涉(原巨先),这些人有的“虽为侠而恂恂有退让君子之风”,有的不过是“盗跖而居民间者耳”。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按照《史记》和《汉书》的描述,游侠算不上君子,但也有值得尊敬称道之处:“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足,值得;多,称道、赞美)者焉。”

汉朝尚武,游侠众多,在汉末乱世,游侠之风更加盛行,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三国名将,就至少有七位是游侠出身,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三国游侠:如果《三国志》里有游侠传,我们熟悉的名将,哪七位能入选?

这个问题在熟读《三国志》的读者诸君眼里,一点都不难回答:关羽、甘宁、徐庶、太史慈,这都是汉末三国时期响当当的游侠儿。

有时候游侠儿跟亡命徒是可以划等号的,这跟我们现在理解的行侠仗义有本质区别:关羽杀了地方豪强,或许是行侠仗义,而徐庶徐元直,可能就是一个流窜犯。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徐庶进曹营,并没有一言不发,而是当了靠说话吃饭的御史中丞(跟刘伯温在明朝的官职一样,没有御史大夫的时候,御史中丞就是言官之首),他在投靠刘备之前,当了很长时间游侠:“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

徐庶是有同伙的,但徐庶的同伙远没有甘宁甘兴霸多:“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宁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於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以示奢也。”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甘宁当了将军之后,他的仇人还经常叫他“锦帆贼”——此公实在是太会摆谱儿了,他招摇过市的范儿,就是星宿老怪见了,也会自叹弗如。

本来笔者想说刘备也是游侠,但是想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太恰当,因为刘备侠而不游,等他游走四方的时候,已经戴上了县尉或县令乃至左将军、豫州牧的帽子,如果不是黄巾之乱,刘备还真有可能成为一代大侠——刘备的武功可能高于关羽张飞,因为最初关羽张飞死心塌地跟着刘备,并非敬他是“帝室之胄”,因为那时候汉室宗亲多如牛毛,刘备也就是个织席贩履的小商人而已,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是镇不住场子的。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向张世平苏双收保护费,那场景跟古惑仔电影也差得不多——刘备大剌剌地居中而坐,关羽张飞在他背后叉手而立、吹胡子瞪眼:“先主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张世平和苏双要想在涿郡做买卖,就得到刘备那里“拜码头”,他给刘备很多钱财,实际就是交保护费。

关羽从游侠变成街头霸王,也算找到了门派,而地头蛇(龙)刘备,就是涿郡“豪猾大侠”,至于刘备这样的人能不能算游侠,那就得由读者诸君来评判了。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咱们今天说的是有资格列入《游侠传》的三国名将,所以刘备那样的主公级枭雄就不再讨论了,如果要讨论,那么董卓、曹操、袁绍,在当时也都算是游侠儿,他们不是结交江湖巨擘,就是偷人家新娘子,大汉律法对他们一点约束力都没有。

既然说大家熟悉的三国名将,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下鲁肃鲁子敬,他可不像小说和影视剧中描述那样是个面团团老好人:“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

鲁肃敢跟关羽单刀赴会,说明他对自己的武功比较自信,就是真翻脸打起来,他也不怵关羽。

关羽、甘宁、徐庶、太史慈是游侠,鲁肃在投奔孙策之前,也是一位游侠,他一出手就送了一仓库粮食,让周瑜感激了一辈子——这就是侠客风范。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除了前面所说的五位,笔者认为还有两人堪称游侠,他们就是铁戟大将典韦和虎痴许褚。

典韦在江湖上闯出名头,始于一次白日刺杀:“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由是为豪杰所识。”

典韦放弃游侠生活加入曹军,还是不改游侠习气:“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

如果《三国志》有游侠传,哪七位名将能入选?谁是三国第一游侠?

如果把曹操比作总瓢把子,那么典韦和许褚就是他的双花红棍,有许褚和典韦在,不管是吕布还是马超,都休想取走曹操的性命。

除了前面咱们所说的七位游侠出身的名将,在魏国人鱼豢所著的《魏略》中,还记载了四个汉末三国时期的大侠,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孙宾硕、祝公道、杨阿若、鲍出,其中最喜欢打架的就是杨阿若,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叫做“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杨阿若不是正在砍人,就是奔走在砍人的路上,堪称游侠界的蜜獾。

汉末三国时期游侠出身的名将,笔者只知道这几位,这一番盘点下来,肯定遗漏了不止一位重量级游侠名将,所以最后还是要呈请读者诸君指教:在汉末三国名将中,还有哪几位是游侠儿出身?他们的武功与关羽甘宁徐庶相比,哪一个更高?要评选三国第一游侠,这顶桂冠应该戴在谁的头盔之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