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作者:英英侃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九一八日事变”的描述非常多。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特推出了“九一八日事件”研究系列文章,用自己的视角对“九一八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解析日军为何以“偷袭”方式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二战期间“九一八事变”对日本军事行动的影响。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北洋海军提督署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以不宣而战的“偷袭”形式发动的。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实际上没有打过大规模战争!“九一八事变”不是日军第一次以不宣而战的形式发动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近有两次不宣而战的记录。然而,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轻而易举地成功了,极大地鼓舞了日军的冒险投机心理,使日军更加肆无忌惮于搞“偷袭”,展开了一系列丧心病狂的军事冒险。

这场发生在1894年的战争通常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事实上,这一声明无意中忽略了当年事件的另一个主角——朝鲜。朝鲜属于东亚,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它也是大国进入东亚的最后一个神秘封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问题逐渐成为东亚国际关系的焦点。朝鲜成为近代新兴国家日本与传统宗主国在清代的角力场,最终点燃了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解析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

日本第一次不宣而战是1894年的中日战争,“甲午战争”

19世纪初,日本与中国开始了几乎相同的历史发展道路,即闭关锁国--列强侵略--改革强盛。但两国改革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国力大幅提升;但清政府只是徒劳地装饰和平与繁荣,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随着日本国力和军力的增强,使丰臣秀吉300年前的构画野心再次膨胀:先占领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霸占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

到了19世纪末,当清朝仍对拥有“亚洲第一”北洋海军感到自满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中国的关注又如饿狼扑食一样虎视眈眈。19世纪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争霸的日本联合舰队,就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

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带领淮军2500人赴朝。日本也派兵入朝。日本外务部长陆奥宗光授权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挑起麻烦,发动侵略战争。当中日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和东学党起义军已经签署了休战和平约定 。6月13日,朝鲜政府要求中国撤军,以消除日本出兵的借口。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军。但日本决心夸大整个事件 继续向朝鲜增援军队 ,并提出了所谓的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计划。19日和20日,大鸟圭强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将中国军队驱逐出境。23日,日军占领朝鲜宫殿,拘留国王李熙,成立了以大院君李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命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之间的所有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驻扎在牙山的清军。同日,日本不宣而战,击沉了丰岛海面上的中国运兵船;与此同时,日军向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了进攻和战争。8月1日,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了。,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了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史称“高升号事件”,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也就此爆发。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当刘公岛街道,以及港湾里停靠着的日本联合舰队

战争过程 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第1阶段,平壤战争发生在9月15日,这是双方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战斗同时在三个战场上展开:一个是大同江南岸的战场。日本第九混合旅团首先攻击大同江南岸的清军。太原镇总兵马玉坤督察队英勇作战,日本官兵死亡殆尽。第二个是玄武门外的战场。玄武门是日本军队的主要攻击方向,因此它集中了优势军队。高州镇总兵左宝贵地登上玄武门指挥,炮击身亡。玄武门被日本军队攻占。第三个是城市西南部的战场。到中午,日军才回到车站。清军领导叶志超畏战,树白旗停止抵抗,命令全军撤退。在过去的六天里,清军跑了250公里,21日渡过鸭绿江回家。日军占领了朝鲜的整个领土。

9月17日发生的黄海海域战役,是中日两国海军主力之间的一场重大决战。它发生在鸭绿江河口大东沟(现在的辽宁东沟)附近的海域。北洋舰队有10艘军舰,日本海军有12艘军舰。中午战争结束后,北洋舰队严重损坏了日本船只碧瑞、赤城和西京丸。然而,北洋舰队的长途船也受了重伤。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下令冲向敌人的先锋舰吉野号,以便一起死去。不幸的是,200多人死于敌人的鱼雷。下午,北洋舰队的10艘船中有4艘沉没,2艘逃脱,2艘受伤。只有余定远和镇远两艘装甲舰仍然英勇战斗,严重损坏了日本旗舰松岛。下午5:30,日本舰队撤出战场。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1895年2月16日,北洋水师降虏上陆之景况

第2阶段,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战争发生在辽东半岛,包括鸭绿江防守之战和金旅攻防战。

鸭绿江防御战于10月24日开始,这是清军对日军入侵中国土地的第一次保卫战。清政府任命宋庆为军队统领。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将领率领的第一军。清军拒绝接受宋庆的调度,士气低落,没有抗敌的决心。24日下午前,日军游过河。那天晚上,浮桥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清军没有注意到。25日上午6点,日军对虎山清军阵地发动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和聂士成率领部队勇敢反击。由于孤独和重大伤亡,他们被迫退出阵地,日军占领了虎山。其他清军部队听说虎山失落,不战而逃。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 。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近3万名重兵驻扎在清朝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金旅战争也于10月24日开始,11月22日在旅顺口落败,这是中日战争期间中日之间的一场关键战争。第二支日军开始在旅顺后方公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持续了12天,清军却袖手旁观。11月6日,日军占领了锦州(现辽宁大连)。7日,日军兵分三路袭击大连湾。清军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日军兵不血刃而得大连湾。十天后,日军开始向旅顺挺进。18日,日本前锋入侵土城子。徐邦道指挥拱卫军英勇抵抗,击退日军。那一天,清军总参谋部的龚昭宇无视军纪,乘鱼雷艇逃往烟台。22日,日军占领旅顺口,至此日军血洗土城子。

第3阶段,1894年11月22日至1895年4月17日。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进行,包括威海卫战争和辽东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威海卫刘公岛南滩,我水雷艇破坏,敌之巨舰定远号

威海之战不仅是保卫北洋海军基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场战争。当时,威海卫港有26艘北洋海军舰艇。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军开始登陆荣成龙须岛。30日,日军集中力量攻击威海卫南帮炮台。由于军队的巨大差距,南帮炮台最终被日军占领。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丁汝昌指挥的刘公岛显然成为了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致信丁汝昌劝说他投降,但丁汝晶拒绝了。5日凌晨,旗舰定远雷搁浅,仍在水炮台上使用,继续战斗。10日,“定远号”弹药耗尽。刘步蟾命令将军们炸毁驱逐舰,与舰共存亡。11日,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绝投降自杀。12日,美国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以托丁汝昌的名义送往日本旗舰。 威海营务处提出牛昌耀与伊东佑亨签署《刘公岛降约》,规定威海卫港内舰、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移交日军。17日,日军登陆刘公岛,威海卫海军基地坠落,北洋舰队伤亡惨重。辽东战役持续了很长时间。由于日军突破了清军鸭绿江防线,占领了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将两江知事刘昆义调任为负责秦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大臣,负责监督东征的军事事务,全权指挥关内关外军队,并任命吴大树和湖南省长宋青为助手,以恢复衰落。从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发动了四次战争来收复海城,但都失败了。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入侵,先后占领了牛庄、营口、田庄。短短10天,清军100多个营地的6万多人从辽河东岸撤退。

1894年(光绪二十年),日本不宣而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威海卫港,已遭破坏的“克虏伯”大炮

《马关条约》的签订:随着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乞降。2月11日,决定派李鸿章担任全权公使赴日本讨论和平问题。4月17日,李鸿章在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及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签署了《马关条约》,其中包括《和平条约》11条、《另约》3款,《议订专条》3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2款,该条约的签署,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

历史点评:

日本一些右翼政客不断发表战争言论不断挑衅, 就日本在钓鱼岛问题,在中国人心中唤起了历史记忆。124年后,回顾中日战争,考它触及了上个世纪中国人民最深的创伤,但除了痛苦、羞耻、愤怒和遗憾之外,还应该有更多的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