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一条隐秘战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地下党人以各种身份活跃在社会各界,不顾危险地为我党我军提供情报。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胜利才会来得如此迅速而辉煌,这些无名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但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之中不少人在回归组织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着实令人遗憾。这些人之中,以“起义将军”而著名的郭汝瑰就是一个典型。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郭汝瑰是四川省铜梁县人,正经的书香门第出身。他的父亲郭朗溪,是四川著名的才子,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名列重庆府榜首。随着科举制的废除,郭父心灰意冷,开始培养儿子走学习科学的道路。1925年,18岁的郭汝瑰被父亲送到上海学医。

但是,学医却从来不是郭汝瑰自己的理想。他在上小学和中学读书的时候,已经接受了不少新思想,还参加过学生运动,有了革命从军的心思。但是毕竟父命难违,郭汝瑰一时间犹豫不决。他和同学陈廷栋聊起自己的烦恼,陈廷栋说道:“如今政治混乱,科学、实业救国都不可取,你还是去广东干革命吧。”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郭汝瑰于是打消了一切顾虑,到广东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五期,正式投身军旅。这一时期,黄埔军校学风开放,郭汝瑰接触到了大量宣传共产主义的著作,还听了萧楚女、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讲座,开始有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汝瑰得知好友袁镜铭是共产党员,便要求他介绍自己入党。但一向热情的袁镜铭,此时却反应相当冷淡,只是告诉郭汝瑰想要入党,要有一点考察时间,必须耐心等待。可这一等,几个月就过去了,袁镜铭对介绍入党之事只字不提。后来郭汝瑰才知道,自己的考察期如此之长,是吃了堂哥郭汝栋的瓜落。

郭汝栋是川军军阀,号称"涪陵王",是个拥兵自重、无法无天的人。有这样一个堂兄,郭汝瑰的考察期必然比别人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能做的,只能是继续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向党组织靠拢。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郭汝瑰只能和袁镜铭等人来到堂哥的部队中任职。郭汝栋虽然霸道,但是好在没有太深的政治成见,还不至于迫害共产党员。他在堂哥军长担任政治部任科员,有很多机会出外。于是郭汝瑰到处发表演讲,不断的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怒斥蒋介石的反共行为。不久之后,郭汝瑰就成了涪陵城中的红色明星。1928年5月,郭汝瑰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然而,一场变故正在慢慢向郭汝瑰逼近。他的堂哥郭汝栋虽然表面上不露声色,但背地里早就已经投靠了蒋介石,秘密地捕杀了不少共产党员。为了撇清关系,郭汝栋劝郭汝瑰去日本士官学校读书。郭汝瑰心想,自己的军事理论基础还不牢固,不如去日本深造一下,回来可以更好地为国为党做贡献,于是欣然同意。谁知这一走,郭汝栋立即切断了郭汝瑰和和党组织的一切联系。郭汝瑰无奈,只能安心治学。

在日本期间,郭汝瑰学习非常勤奋,成绩前茅。但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却每时每刻都刺痛着他。而且,日军教育的技术封锁很严格,真正高深的理论和新式的武器,中国学生都接触不到,这与郭汝瑰的留学初衷背道而驰。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918事变,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郭汝瑰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起,向学校提交了退学申请,毅然回到了祖国。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郭汝瑰回来才发现,虽然时间仅仅过了半年多,但自己身边已经是物是人非。堂哥郭汝栋已经彻底和共产党决裂,自己根本找不到党组织了。可如果加入国民党的军队,他又不可避免地要与红军开战,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写了申请,进入了陆军大学学习。他在陆大学习了三年,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当起了战史学教官。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终于同意抗日。郭汝瑰觉得自己报国的时机到了,便由陆大推荐,到陈诚所属的第14师任参谋长。淞沪会战中,郭汝瑰身先士卒,率部坚守阵地。经过了7天7夜的战斗,郭汝瑰所部战损严重,8000人仅剩2000人,但阵地依然岿然不动!经此一战,郭汝瑰正式成为抗日名将。在此后的武汉、鄂西等战役中,郭汝瑰继续着自己的高光表现,逐渐得到了陈诚和大将薛岳的赏识,开始一步步地走入国民党高层。

高官得做骏马得骑,但郭汝瑰的心中却难说高兴。身居高位之后,他耳闻目睹的都是国民党的黑暗和腐败。那些政府高官的亲戚们,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那些高级将领,贪污军饷吃空额,欲望越来越大。这样的官位,自然不是郭汝瑰想要的,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回到党组织,为国为民真正的奋斗一场。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1945年4月,郭汝瑰偶然碰到了当年的老同学任逖猷,知道他曾经是共产党员,便托他恢复自己和党组织的联系。任逖猷则给他引荐了自己的堂弟任廉儒,让任廉儒来帮郭汝瑰。经过一番考验和波折,郭汝瑰终于见到了中共重庆工委书记董必武。

能够见到自己仰慕已久的共产党革命家,郭汝瑰兴奋不已,当时就表示,自己想去延安。可董必武并不同意,他说:“你可以继续在国民党军队中干,和我们保持联系即可。你去延安作用并不大。但是如果留在这里,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郭老弟,革命要看得长远一些。”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郭汝瑰听董必武如此说,也就踏实下来,安心地为党工作。好巧不巧,偏赶上这时候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国防部第五厅中将厅长,可以参加高级会议。于是,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情报就通过郭汝瑰的手,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延安。

此后的郭汝瑰,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在陈诚面前表现得十分谄媚。很多人都说,郭汝瑰是陈诚领导的国民党“土木系”的十三太保之一。陈诚打仗不行,但却很喜欢郭汝瑰,更对吹捧十分受用。于是郭汝瑰在国民党内官运亨通,扶摇直上,还搭上了国防部长顾祝同的关系。这让他得以接触到更多、更深层的情报。可以说,郭汝瑰就是当时国军中最大的“红色间谍”。

但是,国民党中也有人比较机灵。国民党大将杜聿明,虽然不是搞情报的出身,但是却早就发现了郭汝瑰有些异常。任何机密只要经过他的手,就会很快泄密。而且,郭汝瑰还经常在作战会议上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建议,干扰蒋介石的思考。最主要的是,郭汝瑰作风清廉,不贪不抢,这在国民党高官里简直就是异类。但是,这也仅仅是杜聿明自己个人的怀疑,完全没有任何的证据,也就更不可能有人理会。郭汝瑰的身份,暂时还是安全的。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当然,危险还是有的。渡江战役之前,蒋介石制定了庞大的江防计划,以及更深层次的江南作战计划。这些重要情报,郭汝瑰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拿到了手,并交给了联络员任廉儒。可是没想到,上海的地下组织遭到了破坏,情报在经由党员王葆真之手时出了问题。王葆真虽然及时焚烧了情报,但是自己却被逮捕了。在狱中,已经年近古稀的王葆真坚贞不屈,虽然遭到了毒打,但是始终没有供出郭汝瑰。这是郭汝瑰的间谍生涯中最接近暴露的一次,当时他对这个情况并不知情。如果王葆真这里出了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逃过一劫的郭汝瑰,终于等到了“回家”的时机。三大战役之后,郭汝瑰被任命为72军军长,前往四川任职。郭汝瑰于是利用职务之便,安插自己信得过的人担任各个要职,并将监视部队的敌人特务一一剪除。解放军入川之时,郭汝瑰在宜宾地区通电起义,真正的回到了党组织之中。

建国之初,郭汝瑰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交通厅长,待遇按照起义将领标准拨发;1950年3月,他辞去川南交通厅长的职务,去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以他的身份和能力,当老师很明显有些大材小用了。究其原因,就是两个字:保密。此时虽然新中国已经建立,但是郭汝瑰的秘密身份仍然牵扯很多秘密,确实不便公开。不过,郭汝瑰自己到没觉得如何,在教师的岗位上又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他明里是国军中将,实际上是地下党,80年代正式恢复身份

1980年,郭汝瑰给中共中央组织部写了一封长信,解说了自己的历史,也反映了自己想要入党的心愿。重庆军区中组部经过审议之后,同意了郭汝瑰的要求。这位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红色特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情报和事件的保密期慢慢过期,郭汝瑰的历史作用最终得到了承认,开始享受兵团司令一级的待遇,直到1997年去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