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是什么拉开了孩子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距?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注意力、头脑聪明或者学习态度?你相信一个握笔姿势会影响学习的能力吗?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握笔姿势是一个从古至今就存在的问题,我们先捋一捋握笔的历史。古代毛笔有五指执笔法例如有五指执笔法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三指执笔法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手掌握管法等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据统计有十几二十种,且各有各的说法,言之凿凿,也各写一手好字。苏轼就强调过,执笔无定法。还遭到过黄庭坚和董其昌的批判。实际上,握笔这件事,主要是使得笔牢牢捏在手指中,各人的手指构造不一样,所以适合的方式也不见得就必须一样。而且古人写字用毛笔,大号小号字号不同,字体也不一样,是悬腕还是枕腕?也不会完全固定笔在手中的位置和姿势。

当然,初学书法必须要有一定的握笔方法。但古人写字速度普遍慢,正式场合也不见得特别在意写字速度。在清朝,乡试有三场,每场考三天两夜,也就是说,一场乡试要持续九天六夜的时间(考四书五经、策问、诗赋这几块),拼的是思维灵敏,而肯定不是比谁写字数量多。考生有充足的时间答题。行书草书的发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弥补古人书写速度的不足。

到了现代社会,知识膨胀,现代人学习的知识量有了很大提升。对写字的质量和写字速度都提出了要求。低年级的孩子作业就可以看出孩子们速度存在很大差距。据我多年观察,其实并不见得都是孩子的智力上的差距。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磨蹭,写字总是写写停停,一个字写得好慢”。并且不惜重金送去各类写字班,书法班,然而有些孩子一段时间写字练字后,写字质量看似有一点点好转,实际上写字速度却更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以为是功力的原因,如果真是那样,为什么有的孩子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呢?依我看,还是起步出了问题,也就是握笔的姿势。毛笔不见得有标准姿势,但是钢笔却有相对标准一些的握笔姿势。

现代人使用的钢笔、圆珠笔,都是为了写小字的,这考验手指的精细动作。所以我们不推荐幼儿园的孩子写太多字,因为很多孩子的手指还没有发育到能较好把力量传递到手指尖端的状态,换句话就是有的孩子为了写出端正的字,必须以极大的力量去扭曲手指握紧笔,才能得一声声表扬。殊不知形成了错误的握笔习惯,给将来的学习带来了隐患。

我们先来看看错误的握笔姿势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握笔不正确,导致的一些问题:

1.没办法把笔画写直,用力点的错误导致细节无法把控,影响字迹,进而影响学习信心。

2.写字不均匀用力,手指关节容易疲劳,影响速度,长期下去导致厌学。

3.难以纠正,导致练字难以提升,能慢不能快。出现练字正确,写作业又潦草。长期下来既没练好字,还消耗了孩子的精力。

那么什么是科学的写字正确姿势呢?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看到这张图,稍微有模仿能力的孩子都能握好了,对吧?不,如果只看图,而不明要领,你会发现孩子写着写着就又恢复了以前的姿势。要领有以下几点:

1.食指和大拇指的指腹,要和中指的第一个关节处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这里不再赘述),利于手指控笔准确。

2.三个手指必须均匀用力,避免控笔疲劳。大人们怎么看出孩子是否均匀用力呢?看食指的第一二截是否形成一个直的平面,如果孩子食指关节形成一个弧形,就一定是食指用力过度了,非常容易疲劳,导致作业写写停停。

3.笔杆不要太靠虎口(大拇指和手指见的位置),利于手指关节运转。初学写字的孩子很容易因为手指用不上力,就用虎口包围笔杆获得稳定性。造成食指第二个关节无法灵活运转,写字自然就慢。

4.手指离笔尖过近。一挡视野,二导致笔尖活动范围有限,字难以写出长笔画,要强行写出,手指就要花费更大的力。

以上四点,只要勤加练习就能改了吗?未必,大人有自我调整的意识,但是孩子却往往欠缺自主性,加上现在作业普遍不少,坏的握笔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是非常之艰难的,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松!

在这种情况下,纠正握笔写字的辅助工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家长总怪孩子写作业慢,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握笔器可以纠正你孩子的写字姿势,提高他的写字速度?只要坚持使用,起初肯定会不适应,久而久之习惯就养好了,习惯成自然,好的写字姿势自然就形成了。

一直为孩子写字慢苦恼的家长们,让孩子在手指不疲劳的情况下完成作业,以轻松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再次绽开笑颜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