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常见题材也可以画出新鲜感,张石园绘《携琴访友》

古琴又称为七弦琴,已经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古琴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几次高峰。目前可以看见的最久远的古琴是唐琴,甚至可以演奏出动人音律。宋朝是古琴发展的高峰期,宋徽宗画过一幅《听琴图》。他运用了一个很高级的审美观点“琴趣”,通过一架没有琴弦的古琴,促使人联想到琴音袅袅。

明代是古琴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由于明代画家喜欢在山水画中添加故事线索,他们创造出一个很经典的绘画主题“携琴访友”。后人意识到山水画的时代性主题可以帮助形成个人风格,就越发重视相关创作了。此后,这个主题一直有人创作,延续至今。这幅画是近代名家张石园创作的《携琴访友》,看上去美轮美奂。

常见题材也可以画出新鲜感,张石园绘《携琴访友》

张石园 携琴访友

看上去很美,意味着张石园在创作中不排斥装饰性技法,也不排斥形式主义。乍一看,装饰性技法、形式主义,似乎不是什么夸赞的好词。事实上,山水画的美学本质就是多种形式主义的表现手法并用。比如皴法、染法、运笔方法、审美情趣等,都受表现手法的影响。

山水画可以体现文化传承和艺术精神,用“携琴访友”这个主题,可以尽情体现。表达文人雅士之间因喜好而交往,表达礼乐对古人生活的深刻影响。画家画这个主题,不仅仅展示技术上的成就,更多是为了表现精神世界的丰富。

常见题材也可以画出新鲜感,张石园绘《携琴访友》

张石园 携琴访友 局部

张石园在创作中不排斥华丽的色彩,红红的树叶,孔雀蓝的琉璃瓦,朱砂红的梁柱,赭石色的山石,土黄色的坡石,暗绿色的松针。如此多的色彩用在一幅画中,要考虑它们与墨色的搭配。张石园用了巧妙的办法,利用白色,也就是浮云流水当成色彩的过渡,缓和色差之间的冲突。重视色彩,妙用色彩,成为张石园在创作中绝活。

张石园是江苏人,成年后在上海生活,风格带有鲜明的海派绘画特征。与其他海派画家不同,张石园喜欢画壮美伟岸的高山,画中蕴藏一种顶天立地的霸气。刚柔并济,巍峨大山搭配文人情怀,张石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常见题材也可以画出新鲜感,张石园绘《携琴访友》

《携琴访友》中有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学习南宋李唐的影子,有明末蓝瑛的浙派风采,还有清初王翚画中的庙堂气。从这个角度看,张石园属于画坛“集大成者”。他从技法、韵味、境界等三方面,融合了传统文化精粹,画出来既古雅又明丽的新式山水。

传统是张石园创作的根基,融合是他探索的创新方向。对于意境的探索,源于他深厚的技法功底。如此精妙细腻的画作,竟然没有败笔,的确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意境可以捕捉,意境建立在技法之上。

常见题材也可以画出新鲜感,张石园绘《携琴访友》

看了张石园的作品,有一种感觉,先会走,再学跑。技法始终是创作的基础,无论何时,不能忽视技法的力量。技法到位了,想要表达情感的时候会更加精准。意境,也就随之而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