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劳模话奋斗”网络课的学习心得

作者:廖昊

○中国农业银行扬州江都支行 薛梦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弘扬劳模精神,尊重劳动创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只有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才强调。它必须体现在每一天,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

在观看了“劳模话奋斗”网络课后,我了解到农行总行乡村振兴部的李海波同志,刚刚结束在河北省饶阳县四年带五个月的扶贫挂职工作。饶阳县是农业银行的定点扶贫县,老百姓想贷款建大棚,对金融服务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担保,农业银行有线上C3审批系统,老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贷款业务,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饶阳县只是农业银行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农业银行长期扎根县域,深耕乡村,服务“三农”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这既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更是对未来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1984年,来自陕西咸阳三元南大街支行的陈茹同志,从学校毕业后,经过严格的选拔,成了农行大家庭的一员。陈茹说:“还记得,在正式上班的前一晚,我激动得彻夜未眠,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认真钻研业务,全力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新入行的员工,陈茹的话让我热血澎湃,我们都是农行的新员工,要立足岗位作贡献,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岗位上发光,用真心去对待客户,用爱心温暖客户,用热心帮助客户。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支行的岳虹同志自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农行,她也是当年唯一一个到玛多县支行工作的女孩,成为该支行仅有的两名女员工中的一员。初到玛多,岳虹扛着行李箱,一路小跑上了三楼,因为一时供氧不足,产生了高原反应,刚进宿舍便倒在了床上,呼吸急促,嘴唇发乌,把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在医院观察了一整个下午才出院。

帮助乡亲们早日走上致富路,是福建龙岩长汀河田支行李文慰同志最大的心愿。多年来,李文慰无论走到哪里,随身带有三件宝:笔记本、日常药品和挎包。笔记本,是用来记录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日常药品,是给百姓准备的应急药品。挎包里装着的是建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项目资料。带上三件宝,一头扎进扶贫工作,服务半径五十多公里,最远的要走将近100公里。但李文慰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始终以“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使命感,做好每一份工作。

作为一名新入行员工,我被这些事迹感动得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农业银行有这样的干部劳模由衷感到骄傲。但对于以后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行动,我们要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落地生根,经久不衰。

【来源:江苏经济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