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先觉衡阳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为何同僚说他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文/王国栋

1944年6月底至8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10军在军长方先觉的率领下,以伤亡1.6万余人的代价,顽强抗击日军整整47天,给日军造成了1.9万余人的伤亡,超额完成了蒋介石及战区司令部交给的任务(蒋介石原定第10军守卫衡阳的期限是两个星期)。最后在日军已经攻破衡阳城,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为了挽救2000多名伤员的性命,主动向日军联络谈判停战。当然了,因为日军没有同意方先觉的停战要求,所以已经放下武器的方先觉的行为就变成了无条件投降。这个污点成了政敌攻击方先觉的口实,以至于从解放战争开始,一直到方先觉去世,都受到国民党高层的责难和排挤。以至于同情方先觉的同僚都说:"子珊(方先觉的字)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方先觉衡阳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为何同僚说他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从知道方先觉和日军和谈那一刻开始,蒋介石的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于公来说,方先觉及第10军与日军拼搏47天,超额完成了作战任务,并给予日军极大杀伤,是有大功劳的,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于私来说,方先觉明明已经向自己发出了与衡阳共存亡的绝命电,并且已经公之于众,现在方先觉不但没有以身殉国,还向日军投降,这不是打国民政府的耳光吗?蒋介石很懊恼方先觉不能像唐朝的张巡一样杀身成仁,成就一段千古佳话。现在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抗日英雄走投无路,向日军投降,一是严重打击了抗日将士的士气,二是彰显出国民政府的无能。蒋介石为了给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一个交代,只得严令军统部门不惜一切代价,救回方先觉等人。

1944年11月19日,在特工人员及伪衡阳保卫司令王伟能等人的帮助下,方先觉等人被营救回重庆,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各大报纸亦争先报道方氏脱险经过。然而这种荣耀光辉下,方先觉头上依然笼罩着一层乌云。在国民党内部,很多人都对方先觉的行为不满,其中以军政部长陈城和湖南省主席薛岳为代表,他们极力排斥方先觉,将其调往远离战场的陕西汉中任青年师师长。故而从方先觉被营救回来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位抗日悍将都没有再上过战场。

方先觉衡阳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为何同僚说他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1946年国共战争爆发后,担任整编第88师师长的方先觉部成为徐州(主任薛岳)下辖部队中唯一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为什么呢?因为薛岳看不起方先觉,将88师留守徐州,坐了冷板凳。方先觉气愤不过,找军长李玉堂(整编24军军长)主动请缨"剿共"。在李玉堂的斡旋下,薛岳终于批准了第88师援救金乡的作战任务。也该方先觉倒霉,遇到了中野名将陈锡联和王近山,不但没有能够完成救援金乡的作战任务,部队还损失一半以上。薛岳正愁找不到整方先觉的借口呢,你自己倒送上门了,一纸命令就将88师师长方先觉和师参谋长周芸繁给撤了职。方先觉不服,向国防部提出了抗辩,指控薛岳指挥失误才造成自己的惨败。但是这种辩白在讲究论资排辈的国民党内部,又有什么作用呢。

方先觉衡阳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为何同僚说他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1947年7月,被撤职的方先觉到陆军大学将官班报道,继续学习深造。毕业后担任了陆军总司令部第1训练处中将副处长、第1编练司令部(司令官王敬久)副司令长官、第6兵团副司令官等职,负责训练新兵蛋子。

1949年底,第6兵团在福州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方先觉带着家人去了台湾。不久,李玉堂夫妻通共一案爆发,双双被蒋介石下令枪毙。作为李玉堂的亲信及麾下第一猛将,方先觉虽然没有被逮捕,但嫌疑肯定是有的,不得不在国防部高级参谋的任上接受了数年的调查。由于陈诚、薛岳等人的从中作梗,方先觉始终无法升任大军区正职(从1947年开始一直到1968年,方先觉担任了20多年的大军区副职),自然也就无法晋升上将,只得无奈的以陆军中将军衔退役。同情方先觉的老朋友都说:"子珊什么都好,唯欠一死。衡阳保卫战要真的战死了,谁敢拿这些小鞋给他穿!"但历史没有如果,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现实。

方先觉衡阳之战中战绩可圈可点,为何同僚说他什么都好唯欠一死

1983年3月3日,抗日名将方先觉在台北去世,终年78岁。台湾方面对此不怎么上心,倒是当年被方先觉收拾得惨不忍睹的日本鬼子显得比较庄重,不但组团来台湾参加方先觉将军的追掉会,还在每年的将军忌辰到台湾扫墓。正应了局座张召忠说的那句话了:日本人是个欺软怕硬的民族,你打它打得越狠,它就越发尊敬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