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软件、软件工程与维度

软件和软件工程都是复杂的东西;

针对复杂性的处理方案是分而治之;

需要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维度来考察。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讲分解技巧,分而治之就不大有用。无经验者对问题分解不当,反而会增加困难“。为了正确的进行分解,需要遵循一些分解原则:

低耦合、高内聚:莱布尼兹指出:“分解的主要难点在于怎么分。分解策略之一是按容易求解的方式来分,之二是在弱耦合处下手,切断联系”。在弱耦合处下手,切断联系。太精辟了!高内聚、低耦合也是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软件设计中的很多设计原则其实都可以认为它的派生或具体化,如单一职责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模块化封装原则,这些原则在架构分解中也是适用的。

层次性:分解通常是先业务后技术,循序渐进,先逻辑后物理,从上到下逐级进行分解展开:系统->子系统->模块->组件->类。

正交原则:和物理学中的正交分解类似,架构分解出的架构元素应是相互独立的,在职责上没有重叠。

抽象原则:架构元素识别,在较大程度上是架构师抽象思维的结果,架构师应该具备在抽象概念层面进行架构构思和架构分解的能力。

稳定性原则:将稳定部分和易变部分分解为不同的架构元素,稳定部分不应依赖易变部分。根据稳定性原则,将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分解为不同的元素;将动态部分和静态部分分解为不同的元素;将机制和策略分离为不同的元素;将应用和服务分离。

复用性原则:就是对知识的重用.重用类似系统已有的架构设计、设计经验、成熟的架构模式或参考模型、设计模式、领域模型、架构思想等,因为它们已经在不同的层次上分解识别出了许多架构元素,或者指出了一些分解方向,对我们的架构分解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例如 IBM SOA 解决方案参考模型对 SOA 服务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参照它对系统进行初步的架构分解。

------------------越是喧嚣的世界,越需要宁静的思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