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1946年12月13日,蒋介石进攻苏北的大军沿着苏沐公路一路推进。还没交战,各路人马就纷纷报捷。但是,“大捷”都被顶头上司陈诚一一拦住,说:“等战役结束后再报不迟。”

16日晚,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在司令员叶飞带领下,果断勇猛地插入敌纵深,占领了高家洼、傅家湖一线,一部插入晓店子以南,占领三台山,切断了敌戴之奇整编69师的退路,并与敌胡琏整编第11师形成了正面交锋的阵势。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叶飞这一着,立即使得蒋介石的嫡系王牌整编第69师一下陷入了华东野战军一纵、九纵和第7、8师的重重包围之中。师长戴之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向附近的胡琏和徐州绥署主任吴奇伟呼救:“我陷入共军包围,请吴主任和胡师长赶快派兵解围,救兄弟于重围之外。”胡琏和吴奇伟的回答几乎是一样:“请戴师长先坚持,我们这就派兵增援。”但说归说,就是按兵不动。

戴之奇从16日晚呼至次日凌晨,在作战室内焦急地等着。外面的枪声炮声一阵猛过一阵,援兵依旧没到。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不见胡琏和吴奇伟的一兵一卒。戴之奇终于明白:危险不在于共军,而在于上司和同仁。确切地说,危险之际,他们落井下石!他彻底绝望了,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头。

“师长,你这样对得起委座吗?”副师长饶少伟夺过他的枪:“先给委座发个电报,实在不行了,兄弟陪你一起死!”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戴之奇说:“好吧,给委座发电:我于16日陷入共军陈毅、粟裕的包围,昨晚已向吴奇伟和11师胡琏呼救,二人空说不动,至今不见一手一卒援我。现在,我恳求校长派兵或催令胡部相援,拯危局于万难之时。”

蒋介石收到电报后大发雷霆。忙抓起电话对陈诚骂道:“娘希匹,你给我命胡琏派兵解围,救不出戴之奇,拿他的脑袋见!”

17日上午,在飞机、炮兵的掩护下,胡琏整编第11师属下的第11旅、118旅,向叶飞一纵阵地蔡林、张林、高家洼一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企图解戴之奇师之危。

一纵顽强阻击。

但是,敌来势猛烈。下午1时,第118旅的一个团进至叶庄、上涧沼地域。第118旅占枣林、苍庄后,又以两个团的向张林、高家洼阵地进攻。第118旅接着也向高家洼阵地进犯。一时间,宿新公路上炮车、卡车与步兵相错乱,川流不息。

叶飞和一纵反而落入了胡琏的包围之中。

在这个紧急关头,陈毅在野战军指挥部给叶飞打电活:“敌人连续进攻,8师峰山阵地难以抵挡,要求撤退。我已同意。你部接命令后亦速撤。”

“大白天怎么撤?”叶飞一听,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在头顶上炸响。因为,一纵部队正处在敌人纵深,四面受敌,一个纵队一万多人,白天撤退,无疑是拿战士的生命往敌人的枪口上送,不能撤!

叶飞说:“敌整11师正向我纵阵地疯狂进攻,并以炮火封锁了我纵后路,我们四面受敌。如果此时撤退,非但将使整个战役意图落空,而且还会让部队造成大损失。如果可能,我希望前指的领导来指挥。”

粟裕从陈毅手中接过电话说:“敌人封锁得很厉害,带一个警卫班也进不去。”

叶飞说:“既然封锁得很厉害,一个纵队怎么能轻易撤出去呢?我们在黄昏时退出战斗。”

粟裕说:“8师已经撤了,你们要迅速撤!”

“现在不能撤!”

“哐当!”粟裕挂断了电话。

叶飞也将电话摔在一旁,话筒都砸坏了。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一纵副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张翼翔一见此情形,都脸露惊色,异口同声地问:“怎么样?”

叶飞说:“白天不能撤,两面敌人一夹击,撤是送死。全纵队只有坚持到黄昏,才能冲锋打开口子,实施突围。”

谭启龙、张翼翔点头同意。于是,他们召集3个旅旅长、政委研究突围方案。

叶飞说:“我们再坚持四个钟头,生死关头在此一举,望各部紧密团结,协同作战。”

谭启龙说:“坚持四个钟头,就必须保住高家洼、沈庄这两个阵地。这两个阵地保不住,我纵将被夹击,撼动全局。”

叶飞又说:“7团要坚守阵地,另调6团3营增援高家洼,谢忠良同志前去负责指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死守。”

“是。”3旅参谋长谢忠良站起来说,“请司令放心,只要一人在,阵地地就在。”

“好。”叶飞说,“但这次不是让你拼命的,要尽量减少伤亡。”

谢忠良点点头,走了。

战斗重新打响之后,敌王牌军11师118旅,在12架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又一次向张林、高家洼阵地猛攻。攻势凶猛异常。一纵阵地工事大部遭破坏,伤亡惨重。与此同时,敌一个营猛攻沈庄阵地,欲图打通与晓店子的联系,北面的敌整69师60旅则欲与北援的ll师打通联系,也拼了老命攻击。晓店子敌预3旅亦数次北犯一纵的许庄阵地,妄图封锁老虎洞缺口,合围并全歼一纵。

一纵三面受敌。第一次敌攻击后,一纵失去了1个营的阵地,撤回的只有6人;敌第二次攻击,是密集形的集团冲锋,中间一个营的阵地又失守,跑回来的只有7人。

15时30分时,第7团只剩下最后的阵地了。但离突围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若再坚持,后果将不堪设想。必须当机立断。此时,叶飞狠狠地一拍桌子:“撤!”

命令一下,第1旅、第2旅排成连方队,端着刺刀,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正在进攻的第7团阵地的敌翼侧猛烈冲击。一纵突击之势锐不可当,以一当十,杀向敌阵。敌11师在一纵突然而猛烈的反击下,猝不及防,神奇地出现全线溃败。

原来,胡琏见势不妙,又开始了跑!

叶飞见状,立即下令:“改突围为追击!”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一纵官兵呐喊着乘胜追击,很快撵到了宿迁的运河边。谁知他们这么一追,北面之敌整69师也乱了阵脚。这时,一纵虽然只有1个营警戒、阻击敌69师,切手上无重型武器,但整69师队形混乱,上下撒腿而逃,且在一纵指挥所附近溃退。叶飞马上下令:“警卫部队、机关干部、民工等组织成突击队,杀向敌群。”

与此同时,叶飞又命第l、2旅停止追击胡琏整1l师,转而迂回包围整69师溃兵,结果又围上了其一部。

在乱战中,叶飞将围上的整69师这一部人马全部歼灭在田野之中。

战斗结束后,陈毅接到叶飞的电话报告,惊讶地说:“你呀!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叶飞说:“谢天谢地,一纵总算都冲出来了。”

陈毅获悉叶飞的战况报告后,马上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军改后撤为主动进攻。

子夜,负责打援的谭震林指挥第8师攻占晓店子,全歼守敌预3旅。

敌整69师残部集结在人和圩、罗庄、苗庄,惶惶不可终日。戴之奇再次连夜向蒋介石求援。

18日,蒋介石起了个大早,又亲自打电话给胡琏,命其再次出兵救援。但是,胡琏昨日被叶飞一追,再也不敢救援了。8时15分,第11师再次全力北撤。结果,被一纵和8师各一部击溃。戴之奇见增援无望,命副师长饶少伟亲率60旅突围。

结果,突围之部被全歼。

戴之奇只好亲自带着最后残余力量突围,但冲了几次,都没有冲出去。无望之际,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成仁书,再次用手枪顶住自己的脑袋,“啪”地一下,自毙其命了。

19日上午,困守苗庄之敌第4l旅分两股,向南、北突围。除300余人逃跑外,全部被歼灭。至此,敌整编69师全军覆没。

宿北一役歼敌2.1万余人。这一仗,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解放军全歼敌一个编师的战例。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蒋介石孤注一掷的失败》说;“这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11次大捷的空前胜利,也是今年7月以来整个爱国自卫战争中空前的大胜利。”

此人违抗粟裕军令,与胡琏死磕,突围变成了追击,一战歼敌2.1万

陈毅战前的郁闷心情为之一扫,赋诗:

敌到运河曲,试看烽山下。

聚歼夫何疑?埋了戴之奇。

随后,领导来电:“庆祝宿沐前线大胜,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歼敌2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

蒋介石在南京收到戴之奇的遗书后.不禁老泪纵横。为此,在国民大会上说:“宿北一战,我军虽然失利,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我请诸位记住我们的戴之奇师长。他为国殉难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