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朱元璋有朱棣这样有雄才大略的儿子,但却近乎固执地要把皇位传给嫡长子朱标,甚至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又固执地要把皇位传给稚嫩的皇太孙朱允炆。

尽管朱棣后来起兵夺位,但是,在朱元璋在世时,储君之位始终是明确、不容争议的。

康熙也有一众不错的儿子,他也曾想立储君,但诸子之争却此起彼伏,最后上演出“九子夺嫡”。

这背后,是古代立储方式的不同。

古代主流的继承人选择制度

自古以来,选择继承人有两种方式:立长、立贤。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其中,自周以来,在大部分时间里,“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主流。

不仅仅在皇位传承上如此,在爵位,甚至家族地位传承中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明确!利于家族的团结、稳定。

谁来接班,靠出身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其他人可以早早丢掉妄想,安分守己地作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去争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长幼有序,团结亲爱。

与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不同,古代农业社会是相对稳定的,只要继承人不是太“作”,即便能力平庸一些,家业也是能守得住的。相比之下,诸子相争,导致家族分裂、衰落的危险要大得多。

所以,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一直是主流。

朱元璋的坚持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朱元璋驱逐蒙元,一统天下后,急切地要恢复天下秩序。

当时,不但皇位是世袭的,王位、各级爵位、军户,甚至许多职业都是世袭的。

有的世袭位置,人人都抢着要,有的世袭位置,人人都不想要。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不能对世袭制度做出明确,便于执行、监督的规范,天下要乱套。

因此,朱元璋对皇位、亲王、爵位、军户的世袭都作了严格的规范。

比如,亲王之位,嫡长子到十岁时(夭折概率大减)就要授予金册,立为王世子;其他的儿子各得其位;如果嫡长子早去世,又已经有了嫡长孙,就要立嫡长孙;如果王与正妃50岁了还没有生子,就要立庶长子。

总之,朱元璋对世袭制度做了明确、细致的规范,列入祖训,以为大明万世不变的原则。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立皇太孙时的诏书,更是表明了自己的坚定不移。

朱元璋提到:朕建立大明,就是要为后世立榜样!如果朕自己都不遵守自己设立的制度,以后谁还会遵守这个制度呢?

因此,有明一代,嫡长子继承制都是皇位传承的基本原则。

朱棣起兵夺位后,继续坚决执行朱元璋的祖训,明确推行此制。

显然,对曾经流浪的朱元璋来说,“各得其所,各安其业”就是理想天下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而朱元璋带头执行嫡长子继承制,正是试图为天下做出“各得其所,各安其业”的表率。

大清(后金)早期的继承人制度

后金其自关外,受到中原宗法制度的影响较小,生产力水平也比较落后。

因此,后金的继承人制度,有原始的民主色彩。

首领一般不指定接班人,而由八旗贵族们以会议选举的形势确立继承人。

因此,后金的每次皇位传承都危机四伏。

努尔哈赤去世后,经过激烈角逐,皇太极登基。但当时许多人不服,多尔衮甚至认为“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皇太极去世后,豪格与多尔衮互不相下,险些引发火并。

所幸的是,当时的八旗贵族头脑比较清醒,行为比较克制,皇位之争始终没有导致政权分裂。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继承人制度,激烈的内讧、分裂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真是那样,大清也逃不脱”胡人无百年之运“的“魔咒”了。

康熙的尝试

康熙最初的尝试,是要再用中原王朝常见的嫡长子继承制。

因此,康熙早早确立了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

随即,康熙倾注了大量心血,试图将胤礽培养为合格的接班人。

康熙不但选择了优秀的老师来交代太子,还极力维护皇太子的地位,对于藐视皇太子的臣功,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坚决打击,毫不留情。

然而,满清贵族,并没有宗法制传统,各皇子依然觊觎其位,各重臣也结交不同的皇子,彼此拉帮结派,相互竞争。

复杂的情况下,皇太子胤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为众矢之的。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与此同时,胤礽也确实不具备处理复杂形势的能力。

胤礽不但盛气凌人,随意训斥王公大臣,甚至在留守京城期间擅自将康熙已经批发的事情进行修改!

最终,康熙还是废了胤礽。

显然,试图再用中原王朝常见的嫡长子继承制,早立太子是不合适的了。

因为:满清贵族受中原宗法制度的影响有限,约束较小。

即便立了太子,如果不加重太子的权力,诸子与大臣勾结,仍然能对其发起挑战;而如果进一步加重太子的权力,太子又可能威胁现任天子。

因此,康熙不再立皇太子了。

如此,大清的皇位继承权,不但没有明确的接班人,连相对明确的继承顺位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下,谁能表现出突出的能力,拥有更大的力量,获取更多的支持,谁就更可能成为继承人!

诸子中的积极分子觊觎皇位,相互争夺,“九子夺嫡”,愈演愈烈。

“秘密立储”制度的形成

任诸子相争,康熙并未再立皇太子。

直到弥留之际,康熙才以《遗诏》的形势确定:皇四子“继朕登基”。

朱元璋与康熙儿子都优秀,为何没人挑战朱标,却都抢胤礽储位?

经历过“九子夺嫡”风风雨雨的雍正,决心确定新的规则。

雍正元年,初登大宝的雍正就宣布:现在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以后再说。

实际上,当时,三子弘时已二十岁,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已十三岁,都已不算“幼”了。

所以,雍正此语的本质,是表示:不再使用“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要对诸子考察后,再确立继承人!

随即,雍正表示:朕会亲自写下确立的储君人选,放在“正大光明”匾之后,以备不虞。你们不用去知道朕到底立了谁,只管尽心尽力替朕办事,朕也会保全你们的富贵,这难道不是国家的大庆吗?

显然,雍正的意思很明确:朕已经选好了储君,所以你们再怎么争来争去都没有用!而朕又没有公示储君,所以你们也不必党附太子,动摇皇权。

如此,对雍正来说,能够维系政权的稳定,而对群臣来说,不必被迫站队,你死我活。

因此,群臣都赞许此法。

此后,乾隆继位后,将雍正的“创举”法定下来。

乾隆下诏: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当遵守而弗变者。

如此,“秘密立储”制度被确立下来,成为大清王朝法定的立储制度。

此后,帝位传承时的剑拔弩张少了,大清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传承之法。

朱元璋固执坚守“嫡长子继承制”,希望以此使诸子“各安其业,各居其位”。

然而,权力分配的本质永远是以实力、能力为基础的。

朱元璋死后不久,朱棣就把建文拉下马,夺得了帝位。

康熙时期,大清已经入主中原许久,过去基于关外生产、生活方式的贵族民主制度已经不合时宜。

因此,康熙尝试再用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对于缺乏宗法制传统的满清贵族来说,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使诸子、大臣各安其分,围绕继承权的明争暗斗仍然不能制止,以至发展到“九子夺嫡”。

在皇权进一步集中的情况下,雍正确立的“秘密立储制度”,“不可不立储,尤不可显立储”,算是为满清贵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继承制度。

当然,放眼世界,此时的世袭皇权本身,已经是落后的制度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