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至|也说冬至大如年

文 | 张坤堂

辛丑年冬至的前一天,一个着实的的小阳春,天空万里无云,暖阳高照。非常有幸地聆听了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刁统菊的学术报告《中华美德与冬至文化》。参加报告会的有比较熟悉的区人大一些官员。人大领导带头参加传统文化学习令人欢欣鼓舞。

刁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又接地气,她以学者的身份从冬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从多年形成的习俗到各个地方的传承,介绍有根有据细致详细,让人很容易接受;刁教授还注意把深奥的文学现象和周公文化深入浅出地做出分析讲解,听者感觉轻松愉悦、赏心悦目。

我在十几年前也曾经写过一篇《冬至大如年》的文章,当时还属于浅层次的认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把二十四节气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来说,就更有了底气和依据,又加之刁教授的学术报告做引领。的确对于“冬至大如年”有了更新的认识与体会。

据介绍,3000年前,周公姬旦就以“土圭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因此在周秦时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到了冬至才过新年,以每年冬至为一年的元旦。“从这个意义上说,冬至就是曾经的年,或冬至‘曾经就是年’了。”从汉代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正式将正月和冬至分开,冬至由此成为“冬节”“至节”。官府也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叫“贺冬”。《汉书》中记载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阴气盛极而衰,而阳气渐长,此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日,应该庆贺。这是冬至大如年的天象依据。

到了宋代,冬至开始定为“法定节日”,例行放假。宋代童谣说:“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拜冬”。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朝廷大朝会,庆祝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足见当时“拜冬”盛况空前的景象。

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可见,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时至今日,有些地方还流传着“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的谚语。冬至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有吃馄饨、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汤圆、吃冬至米团和吃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还要在冬至当天祭天、祭祖和扫墓。

冬至与立春、清明这三个节日来说,它们即是节气又是节日,而冬至这个时令的节日气氛为最浓厚。

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也成为今天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祭祖、孝亲、隆师、养生”至今影响深远。

祭祖,有官方和民间之分,除历代朝廷的皇帝御祭、遣使特祭、春秋例祭及现代的公祭仪式。民祭活动亦由唐宋时期延续至今。古今千百万华夏子孙,都在祭禹仪式中寄托对华夏先帝的追思、祈求圣王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孝亲是各地都有的做法,尤其是在山东我的老家就非常盛行。我记得冬至到来前,媳妇要为公婆做好过冬的棉鞋,还要为孩子做上一双。我的母亲每逢这时就会为我的爷爷奶奶做上一双暖和和的新棉鞋。我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隆师就是尊崇,重视,敬侍,事奉并光耀师长、师门之意,这样的的做法虽然日渐式微,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流行。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肉”,是那个时代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

我还听朋友过这样一个习俗。江西抚州地区有的乡村对于出嫁的姑娘不是看为泼出去的水,而是把她们永远看做自家人。到冬至这天,不管出嫁多远的姑娘都请要回来,一起吃团圆饭。后来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让她们走红地毯,以示对这些远行人的尊重与爱护。后来,当然这些人也自发的为村里的公共事业捐款捐物表示爱心。(以俟知情者将这个信息转给刁教授,以丰富她的讲座内容。)

冬至大如年,永远在路上。听刁教授讲山东大学将为冬至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努力。这将功莫大焉!

冬至|也说冬至大如年

作者简介:张坤堂,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区政协文史委员、麒麟读书会副会长。曾在《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杂文选刊》《东风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