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法国之所以花费巨资修建马奇诺防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法国在一战时期尝到了阵地战的甜头。

在普法战争爆发前,法国一直都是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当时的法国人具有很强的贵族思想,在作战的时候十分崇尚进攻精神,以战死沙场为最高荣誉。

但是在普法战争中骄傲的法国人却意外败给了刚刚崛起的普鲁士,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在人口上接近法国的两倍,军事实力十分的强大,成为了法国在欧洲地区的强大竞争对手。

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在德法边境上修建了几座要塞,用来防御德国的进攻,这些要塞也成为了马其诺防线的前身。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的贵族阶级仍然十分崇尚进攻,他们想要在正面战场击败德国,洗血普法战争的耻辱。然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种进攻性武器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防御的一方要比进攻的一方在战场上更加占据优势。

在损失了大量军队后,法国军队逐渐改变了策略,开始了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型作战。由于一战时期防御的一方更占优势,法国军队在转攻为守后获得了非常多的好处,将战局逐渐扭转过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狠狠地削弱了德国一番。

德国被迫割让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大受损,巴黎和会之后德国对法国怀恨在心,一直想要找机会报复法国。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逐渐恢复,法国担心遭到德国的报复,加紧了战争的准备。

马奇诺防线在构造之前,法国军事高层其实是保留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主战派:福煦元帅

防守派:贝当元帅

他们两个人均为法国高层军事统帅,在对于战后的防御上却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但是最终法国还是采用了防守派的意见,因为第一次大战结束之后,战争对于法国的波及并不亚于德国,一旦再次主动兴兵交战,将再次会让法国陷于被动的局面,整个国家也许会因为战事而崩盘。

1929年在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建议下,法国确定了修建马其诺防线的计划。

法国之所以修建马奇诺防线,主要是因为法国没有意识到武器更新换代对战争的影响,守旧的法国人仍然认为未来战争还是会以阵地战为主,防守的一方总是要比进攻的一方更占据优势。

从1930年一直到1940年,法国共用了10年时间修建了马其诺防线,耗费的资金多达50亿法郎,这些资金足够法国组建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法国最初的设想是通过马奇诺防线将德军的进攻方向转移到比利时境内,因为比利时恰恰位于德法两国的交界处,它可以说是最为完美的战略缓冲区。

有了比利时这块天然缓冲区,就能够为法国拖延几周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同时通过德国进攻比利时来拉拢英国参战。假如德国没有组建装甲部队,法国和德国仍然打阵地战,那么马奇诺防线肯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然而德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装甲战斗群,战争的形式已经不再是阵地战。当德国的装甲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出现在马奇诺防线后方的时候,马奇诺防线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摆设。当然马奇诺防线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军队为了突破马其诺防线,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争论,最终才确定了曼施坦因计划。

曼斯坦因计划是德国利用三个集团军群前去围攻法国:

A集团军群为德军的主力进攻阿登山区战斗群

B集团军群为德军的侧翼掩护战斗群

C集团军群为德军的佯攻马奇诺防线战斗群

自信的法国人在此之前因为在比利时境内截获了德军的“黄色方案”计划,而黄色方案计划依旧是一战中的常规思维,利用大型坦克群进攻比利时,以比利时为突破口,突袭到法国境内。

二战中,马奇诺防线并没有挡住德国,为何当初修建?

这套方案的泄露引起了希特勒极大的愤怒,但是幸运的是曼斯坦因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主力坦克群从阿登山区突袭,这套新的作战方案缔造了德军重创法国的战争神话。

阿登地区为法国法国境内的一大片山林集中地,坦克军群极难容易穿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法国部署在这里的兵力最为薄弱,可这里几乎成为了一个极佳的突破点。

假如德国军队没有从阿登山脉突袭到法国境内,那么德军想要突破马奇诺防线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更何况马奇诺防线并非不堪一击,在德国进攻的时候,只是A集团军突破了阿登山区,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并没有真正的打破马奇诺防线。

继续阅读